第2225章
“陛下心中既然已经有了打算,那臣就不再多言了。”
钱墨叹息一声。
虽说陛下英明神武,但一旦打定了什么主意之后,确实很难改变。
严格意义上讲,算是性格比较执拗的人吧!
好在大多数时候,陛下还是比较听劝的,至少能听得进去别人的建议。
不会一意孤行,做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决定来。
“嗯,钱爱卿,朕打算在报纸中开设一个商业版块,你觉得此举可行吗?”
王林继续问道。
如果说前面两个问题,与户部有关系,但是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
那么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与户部息息相关了!
“商业版块?”
钱墨有些诧异。
这又是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词语。
虽然能明白大概的意思,不过钱墨有些想不通,要在这个版块当中,放什么样的内容?
“难道陛下打算鼓励经商吗?”
钱墨试探着问道。
历朝历代一直都是坚持重农抑商的理念。
哪怕钱墨曾经也是一个商人,但他心中其实也赞同这个观念。
如果人人都知道经商能够赚取大量的利润,那谁还愿意老老实实的种地?
辛苦一年到头来,收获的粮食还不足以让一家人吃饱饭。
而商人随随便便做点小买卖,不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差距可不是一般大!
但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就是粮食。
如果没有粮食,百姓吃什么?
官员吃什么?
皇帝吃什么?
饭都没得吃,有那么多银子又有什么意义?
“朕倒不是想要提升商人的地位,只是希望华国的商业能够更加健康蓬勃的发展而已。百姓在种地之余,也可以做一点小买卖,给自己增添一份额外的收入。”
王林严肃地说道。
华国目前还无法彻底改变,摆脱小农经济的影响。
没有足够的能力发展科技,无法达到现代化、批量化种植的前提下。
就算能够提升一定的产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增产。
随着人口增长,这些增加的产量也不足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所以农民的数量是绝对不能被稀释的!
按照王林的想法,寻常百姓就是想要经商,可以做一点小买卖。
比如说凭借自己的手艺,做些吃食,摆些小摊子,赚取一些额外的财富。
这并不算是从商!
他们本质上依旧是农民,农忙时节肯定还是需要种地,为家庭和国家提供更多的粮食。
只有在农闲时节,需要种地的时候,富裕出来的时间才能赚取一些外快。
“陛下,百姓如果有这种手艺,那岂不是早就发家致富了?就算他们掌握了一些别人不会的手艺,也很难保证能以此谋利。”
钱墨对此并不看好。
寻常百姓就算是有一手好厨艺,或者会一些木工之类的特殊手艺。
但他们的生活环境就注定,没有足够的消费群体。
“这就是朕想要说的,百姓不会的手艺,不代表没有人会。
朕打算在报纸当中专门增设一个板块,教导百姓可以利用他们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些可以为其牟利的物品。
比如最简单的吃食,一些小玩意,或者是一些独门的手艺。。。。。。”
王林气定神闲的说道。
钱墨认真的听着,虽然依旧觉得王林的想法有些天方夜谭,但他也没有反驳。
有些事,只有尝试过才知道会不会失败,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