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但此时,党崇雅和沈维炳有些慌。
他们虽然清楚张凤祥所为跟他们没有关系,但到底他们跟张凤祥都是东林党,而且平日里过从甚密,也不知道这把火会不会把他们也给烧了。。。。。。
“于姜兄,咱们虽没做什么对不起朝廷和百姓的事,可张凤祥那人向来狡诈,阴险。若是他借此将咱们拉下水,到时候你我可该如何是好啊?”
沈维炳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间满是愁绪,不住地叹着气。
“身正不怕影子斜。”
党崇雅倒是看得开,声音淡漠道:“就算他要诬陷咱们,可依着陛下如今的秉性,又如何会信他?你就别再杞人忧天了,还是赶紧将手头上的事处理完了,免得陛下问责。”
“。。。。。。”
沈维炳一时无言。
但其实,现在比这两人更慌的,是钱谦益。
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大人,从二十八岁高中进士迄今宦海生涯三十五载,可其实在朝时间也不过三年而已,其余的时间不是在被革职就是在革职赋闲的路上。
他是东-林-党中重要成员,上一次被贬就是因“结-党”,此时正与他的爱妾柳如是栖身于绛云楼,而京师的消息前两日刚送到他手中。
得知帝王忽然转了性,带人守住了京师,还查抄了不少大臣,包括他最信任的骆养性和,他这心里是又激动又慌张!
依照历史惯例,不论是新皇登基,还是帝王重新整肃朝政,总是要进行大赦,或者弃用一批被搁置或者革职的旧臣,以此来收买人心、巩固政权。
那他这个屡次因“党争”被诬陷,被贬的老臣,岂不是又有了用武之地?
可很快,他的情绪又变得低落。
“先生可是因东-林-党之事烦忧?”
挑帘进来的女子正是他的继室柳如是。
柳如是自幼聪慧绝伦,其幼时得名妓徐佛熏陶博览群书,书画以清丽有致出名,颇有名气。她在书法造诣上也很有成就,他人称其“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身为女子,同在红尘,她却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与她往来的名士中,譬如张溥、陈子龙、李存我等人均是有铮铮铁骨的民族志士,柳如是常与他们纵论天下兴亡。
她曾对张溥说:“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这话便可见此女心怀大志,不输男儿。
崇祯十四年,她扮作男子拜访钱谦益,钱谦益被其才华折服,之后便以大礼迎娶其为妾室。二人老夫少妻自是遭到世人反对,但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
此时见钱谦益愁眉不展,柳如是嫣然一笑,“先生何必忧心?”
如今京师方才稳定,闯贼与张献忠旧部尚未彻底剿灭,这朝中自然是缺钱缺粮。若是先生能号召东-林-党以朝廷马首是瞻,又何愁陛下不会重用您?”
“话是这样说,可。。。。。。哎!”
钱谦益反握住她那如玉葱般的手,忧心忡忡道:“可若陛下借题发挥,恐有性命之忧啊。”
他这人虽然贪生怕死,可这局势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柳如是闻言拂开了他的手,蹙眉道:“先生这般说辞,即便是妾身听了都觉得先生有所保留,何况是帝王?”
“他人说你是东-林-党领袖,这话又有何错处?若你真心想回朝为官,忠心朝廷与帝王,总归是有法子让东-林-党的人臣服朝廷。除非先生根本就没想过这条路,只是想沽名钓誉!”
她这话说的直白,就差指着钱谦益的脑门骂他愚蠢,说他贪生怕死了。
可于钱谦益而言,他确实有想重回朝堂的心,可又不想因此失去身后依仗,更不想因为选择这条路,最终落得个被抄家的下场,自然是没有回应柳如是的话。
可倘若钱谦益知道此刻朱元检派来的人就在路上,恐怕得后悔没听柳如是的话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京师内,李若珪奉命暗中调查朝臣与东-林-党的关系,只待时机成熟便将他们连根拔起。
可朱元检现在最忧心的还是太子朱慈烺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