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哈?
两人瞬间都懵了。
朱元检看到他们那样子,眉头一挑,“咱的意思还不明白吗?”
“朝廷需要银子,他们想送那就尽管收着。事情照常给办,至于咱要铲除东林党,那是咱的意思,到时候他们也怪不到你们身上,不是吗?”
“不过。。。。。。”
他说着掂了掂手中的银票,嘴角的弧度更翘了,“这银子嘛,当然得上交户部,登记入册。免得到时候他们反咬你们一口,咱不好替你们辩解。”
话罢,他顺手抽出两张银票,各塞给他们一百两,笑的有些贼兮兮的。
“当然,咱也不能让你们担惊受怕白干活,这银子就算咱赏你们的。”
帝王这一番操作下来,整的两人瞬间不会了。
这算什么事?
明明他们是来给帝王报备的,怎么这最后还白得了一百两?
跑腿费吗?
朱元检可不管这些,当场数了数剩下的银子,啧啧两声后不住摇头。
“这出手还真是大方。”
“足足一万两啊!”
“真金白银,啧!这些东林党是真有钱!”
这时候方岳贡和范景文根本没意识到帝王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等他们离宫后,朱元检思索半晌,着王承恩悄然召李若珪和大理寺卿凌义渠(字骏甫,号茗柯,明代官员、文学家、雕版印书家。)入宫。
其实朱由检为帝期间宠信的大臣不少,其中清廉正直之人亦多。
凌义渠便是其中之一。
他乃浙江乌程人(湖州市吴兴区),受知于知县马思理门下,天启四年中举,次年进士,授行人。五年后考选授礼科给事中,后一路升迁至大理寺卿。
此人为官期间直言不讳,清操自持,还曾主持过山东乡试。
先前闯贼围攻京城时,他便奉皇命在长安门守卫。
实际上闯贼攻城那日,他从长安门回到家中时听闻朱由检与王承恩去了煤山,猜测帝王大概是要以身殉国,他情绪激动扶墙哀号,甚至以头撞柱致血流满面。他的门生见状劝其保重身体却遭到他的严厉斥责,后又独坐焚烧了平生爱好之书,换上了紫衣拜阙,且写下绝笔书。
若非朱元璋穿越而来,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明朝廷,恐这位忠臣义士已在那日殉国而亡了。
(史料记载,其于朱由检煤山上吊后第二日作遗书辞别父母后悬梁,后南明朝廷追赠其为刑部尚书,谥忠清,清廷又赐谥中介。《东临列传》中记载:为人美?鬑,颀体秀眉,翛然尘外,与人言呐不出口,至抗论国事,则又侃如也。)
“臣大理寺卿凌义渠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凌义渠站在殿中冲着高座于上方的朱元检恭敬行礼,声音里难掩激动。
“骏甫无需多礼,起身回话。”
朱元检放下手中奏章,朝他摆了摆手。
眼前的凌义渠身形伟岸,举手投足间透着文人特有的儒雅,丝毫看不出其已年过半百。
“卿高霞孤映,明月独举,不愧为诸生第一流。”
朱元检这般赞叹着,便也起身朝他走了过去。
凌义渠闻言顿时面露错愕,但还是恭敬应声。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不知陛下今日召臣前来,是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