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重生明末:朕,朱元璋再创大明盛世! > 第267章(第1页)

第267章(第1页)

第267章

如今大明朝堂上的武将很是崇拜朱元检,那是因为之前的朱由检优柔寡断。现在的帝王杀伐决断,手段狠辣,让他们看到了大明的希望。

可那些文臣却不这么想。

他们一个个心中都有自己的打算,而他们最尊崇的自然是衍圣公孔子的儒家之道。

文人手中的笔是锋利的刀。

读书人以法乱国。

但现在大明的读书人却越来越没有骨气。

他们万事师表孔圣人以“德”服人,可他们现在却对朝廷各种措施多有意见,处处阻拦。

朱元检早就想给这些人警示,但却碍于没有机会,没想到今儿个他们竟自己撞上来了。

思索间,朱元检身上杀意陡现。

“衍圣公乃读书人的榜样,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朝历代都受到朝廷和帝王尊崇,以儒术为正统,我大明亦是如此。”

“太祖当年统一天下后,赐封孔学文为衍圣公,是因儒术影响深远。可如今他的后人,门生对朝堂之事如此态度,阻拦朝臣办事。”

“你们说,他们这是何意呢?”

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1055年(宋至和二年),享有特权,宋时相当于八品,明初为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员之首。曲阜孔氏家族受历代帝王追封赐礼,衍圣公府(孔府)是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邸(清朝时期更特许可在紫禁城内骑马,于御道上行走。)。

明代衍圣公府有两座,一座在曲阜,一座在京都太仆寺衙门旁,是明英宗所赐。衍圣公凡进京朝贺便居于此处,不在京时自有人打理。

这要是朱元检动怒的原因之一。

众人闻言顿时愕然,但李若珪立刻查到了帝王身上的杀意,当即出声道:“陛下,此二人为衍圣公府的门生,到底因何说这些事还未查明。陛下切莫动气啊。”

“是啊。陛下。”

金炫也连忙出声,“此事定然有蹊跷,还请陛下三思。”

王承恩等人也都出声附和,似是生怕帝王动怒对这二人出手。

毕竟,这二人即便不是孔氏族人,但作为衍圣公府的门生,若动了他们必定会引得满朝文武和天下读书人不满,遭到百姓唾弃,势必会动摇国本。

然而,朱元检对他们所言却位置可否。

其实,他早就有过动衍圣公府的念头了。

当初守城时,全城百姓都来了,连李邦华的女儿李清瑞都戴孝,带着家丁前来帮忙。

可衍圣公府的人作为天下读书人榜样,却在那时没有任何动静,更不曾派人相助。后来满城百姓,但凡是家中有点钱粮的都前来捐钱,捐粮,可他们仍旧不见人影。

他们享受着天下读书人的香火,受着朝廷的供奉,却在家国危难之际没有任何表示。

当年他建立大明后那般尊重衍圣公的后人,其实说白了就是图个名声,当然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当时衍圣公的后人在他起兵至应天府时,曾向元朝上书,称“今勤王之兵颇重,与之决战,盗可平也。”而这个盗,指的就是他朱元璋。

可同时,衍圣公又派遣自己的儿子至南京见他。

可谓是蛇鼠两端,实在可恶。

(清兵入关后,被明朝供奉了近三百年的孔氏家族,选择良禽择木而栖,向年幼的顺治帝上呈《初进表文》,并且在清廷发出全国剃头令时,衍圣公更是召集众族人,于府门前陈设香案,宣读圣旨后集体剃发。)

朱元检压下心头的怒火,忽而看向了李若珪。

“这城中通敌的商户中可有孔家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