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听到姜曰广提到朱由崧,史可法心中刚升腾起的喜悦瞬间哽在了喉咙里。
他当初退回南直隶后,京都便再无消息传来。随后又有传言京都稳住是假,崇祯已于煤山自缢。消息零零散散总无个确定的说法,加之江南等地亦有流寇作乱,史可法为此忧心不已。之后更有京都来人称帝王已自缢于煤山,他当场失声痛哭,以头撞柱,血染当场。
后姜曰广、张慎言、吕大器等人发来的文书,提到朱由崧乃神宗孙子,按辈分、排行应当立为君王,并指出了朱由崧七大缺点:贪、淫、酗酒、不孝、虐待下属、不读书、干预官吏。同时又说到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的侄儿,贤良而且聪明。两者相较,潞王更适合为帝。
(张慎言:字金铭,号藐山,人称藐山先生。崇祯元年魏忠贤阉党被灭后,他被重新启用由左侍郎迁南京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掌右都御史事。
吕大器:字俨若,号东川,又号先自,崇祯十六年任保定、山东、河南总督,不久改任江西、湖广、应天、安庆总督,驻九江,与左良玉合兵抗张献忠。旋改南京兵部右侍郎。)
史可法与他们想法相同,其实并不看好朱由崧。可无奈凤阳总督马士英与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因依附魏党最终被罢斥为民匿居南境,力求起用却受阻于东林党和复社。)主张立朱由崧,还特意致书史可法与他论伦理、论次序,一再强调更应当拥立福王。
甚至在史可法说了朱由崧的缺点表示婉拒后,马士英却暗中联合了操江提督诚意伯刘孔昭(字视则,刘伯温后代)、留守镇江的刘泽清、刘良佐以及高杰和黄德功等人,由他们出兵护送朱由崧到了仪真(扬州),这期间访孝陵、奉先殿,住内守备府。。。。。。
“这。。。。。。这可真是。。。。。。”
史可法想到这里神情越发复杂,不由得哀叹一声道:“咱们可真是糊涂啊!”
“当初就该排除万难,命人前往京都打探消息,也不至于现在被架在火上!”
“这忠勇伯若是入了城中,看到马士英等人,怕是要以为咱们早就有不臣之心。。。。。。”
这话一出,姜曰广也沉默了。
下座的张慎言、吕大器脸色也逐渐变得难看,屋内一时鸦雀无声,只听得众人急促的心跳声。
他们这般神态,自是因这些日子南直隶这些官员正商议让朱由崧称帝,随后以帝王名义发兵北征。而史可法也曾提到太子和定王永王等人,却被诚意伯刘孔昭一句“如今已说定,谁敢再更改?”堵了回来,这些日子他们一拖再拖,可朱由崧监国已在议内阁大臣人选。
因刘孔昭与马士英二人争议入内阁之事才耽搁到现在,可如今定王和永王来了,忠勇伯带着锦衣卫来了,陛下没事,京都安稳,闯贼遭到重创。。。。。。
这一系列的事撞在一起,让他们又如何面对京都来人,面对天子?
“宪之兄,诸位!”
就在众人满脸忧愁时,吕大器重重拍了下案几,高声道:“陛下安然无恙,我等应该高兴!”
“陛下能带着那腐烂的三大营击退闯贼,守住京都,可见咱们这位陛下是真的醒悟,而且十分英勇。他现在所做的那些事,可都是为了大明。”
“咱们身为臣子,当初做那些事也是迫不得已。想必依着如今陛下的英明,定然不会跟咱们计较。待那忠勇伯到了,咱们将这事情全数说与他听,再请他在陛下面前为咱们说情,想必陛下也不会因此要咱们的命。只要有命在,咱们来日方长,总能让陛下看到咱们这拳拳爱国之心!”
“这。。。。。。”
史可法和姜曰广以及张慎言三人皆是一愣,随即眼中陡然升腾起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