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重生明末:朕,朱元璋再创大明盛世! > 第309章(第1页)

第309章(第1页)

第309章

十二岁拜陈子龙为师,文章气节颇受陈子龙与复社领袖张溥熏陶,自是忠肝义胆。

(夏允彝:字彝仲,号瑗公,万历十四年举人,与同郡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组建“几社”。后京都沦陷,他募兵从海上赴京勤王,却得知清军入京只能作罢。

之后史可法复兴,朱由崧登基他被擢升为吏部主事,但并未赴任。后来他携夏完淳与陈子龙、徐孚远等人于松江起兵抗清,但最终因嘉定农民起义失败,侯峒曾、黄淳耀等人殉国。再者吴志葵的水军在黄浦被清军全歼,他从容投江而死。)

“存古慎言。”

旁边的少年敛着眉眼,声音沉沉道:“那几位大人所虑也不无道理。若此时城中关于京都的消息是真的,那咱们届时去寻那京都来的忠勇伯,也可以报效朝廷,不是吗?”

他叫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乃刑部员外郎张圭章的儿子。

他虽年少但却胸怀大志,为人慷慨,且十分喜爱兵法之道,崇祯十五年便已中举。

(南明时期他任兵部尚书,顺治十六年与郑成功(郑森)分兵北征攻下芜湖,后又收服沿江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江淮半壁为之震动。后郑成功兵败南京,潜行二千余里返浙东召集旧部,重整旗鼓。郑成功在台湾病故后,永历帝又在云南被害,鲁王亦死于金门,张煌言自此孤立无援。

康熙三年,张煌言与清军海战残败,解散余部退居悬?岛,后因叛徒出卖被执,坚贞不屈,同年九月在杭州遇害,死后葬于南屏山下。)

“玄著兄所言甚是。”

与他同坐一侧的郑森点了点头,显然很赞同他的话。

“我虽也不耻他们文人啰啰嗦嗦,觉得他们胆小了些,可他们忠君爱国之心尚有,而且这眼下诸事,也不是我等能解决的。”

“我现在担心的是,这忠勇伯突然到了应天府,若是不知城中诸事,万一那马士英等人隐瞒消息,到时候那忠勇伯岂不是有危险?”

他们三人可谓不打不相识,几番接触下来便惊觉彼此文采、武艺皆让对方十分佩服。而这张煌言又精通韬略,言谈间豪气干云,满腔皆是济世救民报国之心,让郑森与夏完淳更敬佩他。

单说这风骨,同龄人中几乎无人可比,即便是他们熟识的那些长辈,诸多老师能与之比肩的也是屈指可数。再细说这担当与运筹帷幄,更是让他们心悦诚服。

先前郑森随钱谦益去见史可法等人,自然也是张煌言出的主意,为的就是看看这应天府诸位官员对如今局势的态度,而他们一早就约好了此处见面。

“其实我老师就是求稳,过于犹豫。再者这应天府各部背后情况太复杂了。。。。。。”

夏完淳见郑森说史可法,忍不住小声嘟囔了句。

“你这小子。。。。。。”

郑森有些无奈,叹气道:“只是他们若将京都消息置之不理,非要立福王为帝,届时跟他们有牵扯的人都有可能获罪。还有就是。。。。。。”

他略微停顿了下,声音低低道:“其实,求调令出兵这事。。。。。。我父亲并不知晓。”

“什么?!”

夏完淳闻言登时面露愕然,张煌言却似早就猜到了一般,神情依旧淡淡。

可偷听他们谈话的锦衣卫闻言,惊得手一抖,人就直直往走廊上摔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