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朱元检一声令下,众人簇拥着他往皇宫方向而去。
不多时銮驾宫,群臣早已得讯纷纷赶来,整齐地列于殿中,静待天子开口。
朱元检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缓缓扫过诸位大臣,神色严肃地率先打破了沉默。
“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乃是商讨我大明当下局势。”
“如今多尔衮即将南下,咱就是想问问你们觉得他会从何处下手?”
朝堂之上一时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后刘文炳站了出来。
“陛下,如今李国桢等人已然投降,想必那多尔衮定会通过他们知晓我大明的诸多情况。”
“依臣之见,他定会先试探我大明的门户——山海关和居庸关,这两处关隘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只要突破此处,便可长驱直入。”
“但我大明在这两处皆屯有重兵,守关将士也皆是精锐,且早有防备,料那多尔衮强攻不下,应该会选择暂且撤退,或是绕道而行啊。”
这话一出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赞同,一时间朝堂中响起了一片附和之声。
朱元检微微皱眉,心中也在思忖着这番言论,其实他心中大致也是这般想法,只是这多尔衮行事向来难以捉摸,总怕有所疏漏。
他目光一转,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太子朱慈烺。
“太子,你对此事有何看法?不妨说来与诸位爱卿听听。”
朱慈烺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而后沉稳开口。
“父皇,儿臣以为,多尔衮生性多疑且狡诈无比,李国桢和张国纪虽已投降,可他未必会全然相信他们所言。”
“况且,此前他派出潜入京师的探子皆已被我朝抓获,这便让他失去了获取我大明真实情况的可靠途径。”
朱慈烺顿了顿,继续说道:“儿臣觉得,多尔衮深知我大明虽面临诸多困境,但这山海关和居庸关的防御绝非轻易可破,若贸然进攻,只会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所以,他极有可能不会选择强攻这两处关隘,而是另寻他法。”
说到此处,朱慈烺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他环顾了一下朝堂众人。
“儿臣大胆推测,多尔衮或许会选择与陕西的流寇以及四川的张献忠联手,借他们之手来搅乱我大明内部,待我朝疲于应对内乱之时,再寻机而动,坐收渔翁之利。”
朱慈烺这一番话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臣们先是一愣,随后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这。。。。。。太子殿下所言不无道理啊。多尔衮若真与流寇和张献忠勾结,大明可就腹背受敌了。”
“是啊,流寇本就难以剿灭,如今再加上鞑子在背后撑腰,确实麻烦。”
朱元检听着众人的议论,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深知朱慈烺的分析很有道理,若多尔衮真选择这条路,那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待朝堂恢复平静后,缓缓说道:“太子所言,咱亦觉得可能性极大。若多尔衮当真与流寇、张献忠联手,那我大明当下首要之事,就是收复陕西。”
“只是这军事战略该如何部署,还需与诸位爱卿细细商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