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洪承畴觉察到多尔衮那带着杀意的眼神,心里“咯噔”一下,莫名涌起一阵寒意。
“王爷,您误会了。”
他敛着眼眸,微微垂头道:“臣绝无此意。”
“臣只是觉得,明廷既然早就知道了咱们的计划,那么来陕西的人马应该不止目前探听到的这些,明天子必然还有别的谋算。”
“我军粮草被毁大半,并不适合跟他们耗太久。不如。。。。。。”
他当然明白多尔衮始终不信他,他若稍有不慎定会被更深的猜忌,=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不如速战速决,若实在攻不下就。。。。。。”
“洪承畴。”
多尔衮骤然打断了他的话,声音冷到了极点。
“你本是明臣,如今既然成了我大清的臣子,就该好好想想如何能助我牵制住陕西的兵马,连同前来支援的朱元检等人。而不是在这儿说些丧气话,劝我撤退!”
洪承畴心中一凛,他从多尔衮的话中听出清廷明显还有别的安排。
他不禁想起自己降清后的种种遭遇,虽然表面上受到重用,可实际上处处被猜忌、被提防。
如今看到大明未被流寇所灭,反而在朱元检的带领下有了反击的势头,他心中愈发踌躇。
自己在清廷的处境如此尴尬,未来到底该何去何从?
多尔衮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又冷哼了声,忽而拢眉道:“崇祯小儿率军意欲亲征本王,本王倒是想问问你,若是他日你对上崇祯,是否能对旧主出手?”
洪承畴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
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曾经在大明为官的日子,崇祯对他也曾寄予厚望,委以重任。
可如今,却终究成了敌对。
若是旁人倒也罢了,对天子。。。。。。
这不是陷他于不义吗?
“王爷,这。。。。。。”
洪承畴艰难地开口,声音沙哑。
他的内心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若是拒绝,必然会引起多尔衮的不满,甚至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可若是答应,他又觉得自己实在是不忠不义。
他想起当初在松锦之战中,因明廷的不作为,导致自己战败被俘,无奈之下投降清廷。
从那以后,他便背上了叛徒的骂名。如今,难道还要再做一次背叛之事吗?
但在这清廷的营帐中,他深知自己别无选择。
沉默良久,洪承畴硬着头皮说道:“王爷,臣如今是清廷的臣子,自然是以清廷为重。”
“崇祯虽是旧主,但如今是臣的对手。更何况当初也是因明廷不作为导致臣战败投降。臣愿听从王爷的调遣。”
多尔衮听到他这番话,语气缓和了许多,说道:“好,既然如此,你就好好准备。眼下先稍安勿躁,等待消息。”
洪承畴如获大赦,行礼后退出了营帐。
回到自己的营帐后,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心中翻江倒海。
他想起先前吴三桂和吴襄给他的信,信中暗示他要为自己留条后路;
又想到李国桢和张国纪假意投降,张国纪为毁粮草阻止多尔衮攻打陕西而亡,他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敬佩,同时也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
“难道我真的错了吗?”洪承畴喃喃自语。
“我一心为清廷效力,却始终得不到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