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重生明末:朕,朱元璋再创大明盛世! > 第1362章(第1页)

第1362章(第1页)

第1362章

“话虽如此,但太后以及索尼等人并未表态,贸然行动恐有不妥。”

鳌拜嘿嘿一笑,凑近豪格说道:“王爷,我们可以借多尔衮被擒之事,打压多尔衮一党的气焰。最好能将他们踢出朝堂,如此一来,王爷再图谋后续之事,便容易得多。”

“另外,如果能找到洪承畴的家眷,便可借此拉拢朝中汉臣。”

“总之,就是要拉拢一切能拉拢的势力,将顺治架空。”

拉拢汉臣。。。。。。

豪格不由得皱眉。

谁都知道,朝中汉臣情况复杂。

一部分汉臣,如洪承畴、祖大寿等,是在战场上被俘或形势所迫,面对清廷的劝降,权衡利弊后选择投降。洪承畴兵败松山,皇太极派范文程等人多次劝降,分析局势晓以利害,最终洪承畴剃发降清,此后一心追随皇太极,为清廷出谋划策,期望在新朝谋得一席之地。

祖大寿则是在大凌河之战被围,弹尽粮绝下诈降,后又复叛,最终在锦州之战后彻底投降。他见明朝气数已尽,为保身家性命与部下周全,选择归附清廷,在一定程度上也追随了皇太极。

还有像范文程这类,本就出身辽东,早与后金有联系,主动归附,一心辅佐皇太极,为清廷制定诸多政策,意图实现自身抱负,这些汉臣在清廷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股势力。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追随的不是他们某位王爷,而是皇太极。

皇位上那位是皇太极的亲儿子,而布木布泰一向对这些人看重,想拉拢根本难于登天。

见豪格犹豫,鳌拜也明白其中困难,思索之下便又道:“臣还有一计。”

“哦?快说。”

鳌拜略作思索,立刻出声道:“拉拢汉臣困难,但若是他多尔衮成了罪臣,朝中原本拥护他的那些人定然为自保也不敢再跟咱们作对。”

“到时候,我们就有了个更多的机会。”

豪格一听这话略微迟疑,很快便做出了决定。

“这计策虽然冒险,但的确可以一试。”

他咬了咬牙,当即拍板。

“好,就依你所言。”

“让人将多尔衮战败被擒的事散播出去,让朝廷追究他的罪责。”

“至于祖大寿这些人,先让人探探他们的口风。”

就在豪格和鳌拜筹谋的时候,祖大寿收到了吴三桂让人送来的密信。

祖大寿神色凝重,小心翼翼地拆开密信,只见信中写道:

“舅舅亲鉴:

自舅舅降清,想必日夜思归。如今形势大变,清廷已现败象。多尔衮被擒,其内部人心惶惶,各方势力为争权夺利,乱作一团。

反观大明,陛下醒悟,推行新政,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百姓生活渐有起色,对朝廷感恩戴德,民心归附。且新政之下,军队整顿有方,火器精进,实力大增。

素存以为,此乃舅舅回归大明重铸荣光之良机。

舅舅一世英名,若能顺应大势回归大明怀抱,必能为朝廷效力,收复失地,名垂青史。否则,随清廷沉沦恐再无翻身之日。舅舅当审时度势,莫要错失这千载难逢之机遇。

甥素存敬上!”

祖大寿死死地盯在信纸上,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心里,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大明如今的转变,让他既惊喜又犹疑。朝廷推行新政,百姓从困苦中逐渐解脱,对朝廷的赞誉如潮,这他早有耳闻。

而清军这边,多尔衮被擒,局势瞬间大乱,各方势力争权夺利,人心惶惶。

吴三桂所言并非虚言,这看似确实是回归大明的绝佳时机。

然而,他降清已久,为清廷效力也做过不少事,如今贸然回归,大明能真心接纳他吗?

他在清廷这边苦心经营的一切,又将付诸东流。可若继续留在清廷,看着如今这般混乱的局面,未来实在难以预料,说不定真会随清廷一同沉沦,落得个悲惨下场。。。。。。

就在他思索之际,门外传来家丁的通报。

“老爷,肃亲王派人求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