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大明如今的变化,的确让祖大寿看到了希望。
可问题是,他投降大清已有两年,而他的家眷亦在盛京。
他若是因看着清廷内部出现点乱子,便想着回归大明,家人的安危不保是其一。其二,他也定然会被世人唾骂,说他蛇鼠两端,不忠不义。。。。。。
祖大寿心绪复杂到了极点,这时本一直在书房外候着的心腹忽而走了进来。
这人正是祖大寿的心腹家将,祖成恩。
祖成恩自幼便跟随祖大寿,对其忠心耿耿,是祖大寿身边最信任的人之一。
他走到祖大寿面前,随后毫不犹豫跪地,“将军,我听到了您和图海大人的谈话。不管将军做什么选择,我祖成恩一定会誓死追随。”
“你。。。。。。”
祖大寿顿时愣神,复又抬头往外看了眼,见四下无人便立刻收回了目光。
他虽心中感动,却又不敢表露心中真实想法,主要担心隔墙有耳给家人带来灾难。
“将军,卑职所言句句属实!”
祖成恩又岂会不知他的心思,当即再度表态。
祖大寿自然是相信他的,下意识长叹一声后摇了摇头。
“你起来吧。”
他有些无力地摆了摆手,叹息道:“你既然都听到了,那也应该知道如今这局势对我们而言的确不利。我身为一家之主,是得为家中诸人多想。”
“将军所言,卑职当然明白!”
祖成恩并未起身,只是目光坚定的朝祖大寿抱拳道:“将军,如果我们收到的消息都是真的,那么大明在那位的带领下必然有翻盘的可能。”
“您看,清廷虽然如今已经站稳脚跟,且与蒙古、朝鲜等部落形成联盟关系。但中原之地,尤其是江南富庶,清廷必然是要南下。”
“可晋商被明廷连根拔起,其他各地的商贾定然会顾虑再三。如果没了关内那些商贾与清廷贸易,清廷所需的盐铁等重要物资势必会因此短缺。没有这些资源,他们又如何能坚挺?”
“。。。。。。”
祖大寿听到他这番话,长长地叹了口气,而后跌坐在了椅子里。
他很是无奈地阖上了眼眸,靠在了椅背上。
“这些我当然清楚。。。。。。”
“而且你可能还不知道,皮岛的郑芝龙忽然率军攻打朝鲜。”
“这件事清廷内部一直秘而不宣,也是担心会引得朝局动荡。似乎所有种种都对大清不利,但我实在没法下决定。毕竟,如今身在大清的祖氏一族人员众多,且十分的复杂。”
特别是。。。。。。
如今祖氏一族在大清也算有了一定根基。
自己的养子祖可法在军中任职,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和祖大寿的威望,在军中也有了些地位。
长子祖泽润初为明锦州副将,天聪五年随父降后金(清),隶汉军正黄旗,授三等子,任兵部右参政。前两年因间从征姜瓖,诏晋一等子,颇受重视。
还有其他一些祖氏子弟,或在朝中为官,或在军中任职,整个家族在大清算是盘根错节。
一旦自己做出错误选择,整个家族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祖成恩看出了祖大寿的担忧,再次跪地诚恳地说道:“将军,我知晓您是担心家眷安危。”
“您还记得熊廷弼和袁崇焕两位大人对您的赞许吗?他们都说您有勇有谋,是可堪大用之才。如今这局势,或许正是您再次施展抱负的机会。”
“更别说二公子还在明廷任职,而且洪承畴如今被擒,他家人不知所踪,我是怀疑这事可能是潜入盛京的那些锦衣卫干的。”
听他提到了次子祖泽溥,祖大寿又是重重叹息。
他这儿子因着自个在遵永大捷中立下首功得以荫蔽成了锦衣卫指挥同知,后又擢升左都督。先前南直隶那帮人扶持朱由崧时,他也曾受诏。
眼下明廷虽然未因自己祸及他,但也难保日后不会因此而对他发难。
祖大寿敛了敛眉眼,后又想到祖成恩后面的话心里顿时翻起了浪潮。
如果。。。。。。
如果真如祖成恩所言,洪承畴家眷失踪是锦衣卫所为,那大明在盛京的势力恐怕不容小觑,说不定真有回归的可能。但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他不能轻举妄动。
思索良久,祖大寿最终还是无奈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