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士兵赶忙上前,将信递给吴三桂。
吴三桂迅速展开信件,高第和王永吉也凑近一同观看。
信是朱元检亲笔所书。
“素存:
此次建奴于陕西折戟,苏克萨哈归后定察我朝火器精进。
彼等狼子野心,必欲谋之仿制,以图再犯。
咱深知你镇守山海关责任重大,劳苦功高。咱对你之信任更如磐石,此次火器机密之事,需你殚精竭虑。
火器之利,关乎大明存亡。建奴若得逞,我朝危矣。
咱日夜忧心,辗转难眠。素存,咱将此重任托付于你,你定要谨慎小心,切不可让建奴奸计得逞。咱相信以你之忠勇智谋,必能不辱使命。
你等镇守边关风餐露宿,咱亦盼着能早日天下太平。望你与王永吉、高第能以大局为重,齐心协力共御外敌。咱在京师亦为你等后盾,所需物资、兵力,咱必全力支持。
待退建奴,保我火器机密无失,咱定当论功行赏。
你我君臣,携手共进,复我大明荣光,切勿辜负咱之厚望!”
“陛下当真是慧眼如炬,竟能提前洞悉建奴的图谋。”
待吴三桂念完信,王永吉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之色,忍不住赞叹道:“此次陕西一战,我军火器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建奴定然心有不甘,想要仿制提升。圣上未雨绸缪,实乃大明之幸。”
高第则微微皱眉,一脸担忧地说:“话虽如此,可建奴狡诈多端,他们若铁了心要谋取火器,手段必定层出不穷。咱们山海关虽戒备森严,但要防住他们暗中的小动作,谈何容易。一旦火器技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啊。”
吴三桂沉思片刻,随后郑重点头。
“圣上既已点明此事,我们定要全力以赴。”
“当务之急,一是加强山海关的防御,尤其是对火器相关设施和工匠的保护;二是秘密追查仍旧潜藏在辽地的建奴探子,切断他们获取情报的途径。”
王永吉点头称是,神色凝重地说:“王爷所言极是。”
“咱们即刻安排人手,在山海关周边展开地毯式排查,不放过任何可疑之人。同时加强对火器库的守卫,增加巡逻频次,设置多重关卡,非我亲信之人,不得靠近。”
高第也赶忙说道:“我会组织山海关的工匠们,对火器制造技术进行梳理,看看是否有容易泄露的环节。另外对工匠们加强管控,防止有人被建奴收买。”
吴三桂对他们的安排自然没有异议,凝眉道:“我这就安排情报人员,深入辽地,与当地的线人取得联系,秘密追查建奴探子的踪迹。一旦发现,格杀勿论。”
三人商议已定,立刻开始分头行动。
吴三桂回到营帐,迅速召集麾下将领,下达命令。
将领们领命后,各自奔赴岗位,一时间,山海关内气氛紧张起来。
士兵们加紧巡逻,对进出人员和物资的盘查更加严格。
高第则来到火器制造工坊,与工匠们详细交谈,了解火器制造的流程和可能存在的隐患。
他再三叮嘱工匠们要严守机密,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王永吉则在自己的营帐内,仔细绘制辽地的情报网图,思考着如何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揪出潜藏的建奴探子。同时撰写加急文书,将情况详细汇报给朝廷,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山海关上下严阵以待。
吴三桂、高第和王永吉三人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深知这场与建奴的暗中较量关乎大明的生死存亡,只能胜,不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