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陈叔还真会扯大旗。”
雷栗听了跑腿小厮说的,笑了笑,让底下人给了赏钱,这跑腿的千恩万谢了喜滋滋地下去了。
这账本是抄的副本,雷栗看过了,也不必送回陈祥让那儿,除非是有错漏的要回去跟底下人对账。
雷栗随意翻了几下,才发现送来的除了账本还有一封信。
他跟着周毅学了不少时日的字,都会咬文嚼字扯典故装斯文了,看封信自然不在话下,但这信他是越看眉头越深。
“相公!”
“怎么了?”
周毅在屋里给小生姜换衣裳。
小生姜吃绿豆沙时玩小木马,不小心打翻了碗弄脏了衣服,他人小小的也不会自己换,只能阿爹帮他了。
听见爹爹在叫阿爹,阿爹马上出去了,小生姜也哒哒哒地跟着跑出去,“怎么啦怎么啦?爹爹叫阿爹干嘛呀?”
“叫阿爹干活呢。”
雷栗摸了摸小生姜的脑袋,随便找了个由头让小生姜去玩,又屏退了伺候的下人,才把那封信拿出来给周毅看。
“又是那群皇子的事。”
说着,他忍不住吐槽,“一天天的事儿那么多,从京都城去南江不是走的陆路么?回来就突然要坐船,还往我们清米县这边跑,穷乡僻壤的跑什么跑。”
信上说的简洁。
三皇子跟四皇子完成了南江除蝗的任务,又盯着南江的春耕,现下春耕完成,南江逃荒的流民也差不多回来了,都安排好了,两位皇子要打道回京都城了。
去时飞飒飒地恨不得一日就到南江,回来时志得意满了活干得好被皇帝夸了,就想走水路慢点回去了。
从中川到南江的河道被松墉阻隔了,要在京都城走水路去南江,只能经陆路到中川再转水路拐去西岭,然后水路往南江去,比较曲折,比不得官路通达。
那时又是大旱涸期,走水路就慢了,只能跑陆路。
回来就不急了。
四皇子又是个贪图享乐安逸的,走水路还能顺道观赏一番西岭和中川的风土人情,寻点花红柳绿的乐。
清米县是大县水运发达,在西岭境内是比较重要的水运枢纽。
这皇子的船队本来就有大半的几率会走到清米县,再加上不知道谁说可能是从清米县跑回家的流民传的,说清米县人好路好,风景秀丽好看,还有新鲜的吃食,是辣味的从没见过。
“这百姓从没见过的东西,皇子又不一定没见过,道听途说总有夸大的地方。”
“偏偏这四皇子一点责任心都没有,不想着被皇帝夸了早早回去述职,再邀一波功,硬要来看一看咱的辣味菜他是见没见过。”
雷栗都无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