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星河看着凑过来的吉利李总,淡淡的道:“李总想聊什么?”
对于这位在国产汽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吉利老总,赵星河还是愿意跟他聊聊的。
不管怎么说,在国产车崛起,还有将家用车价格打下来的过程中,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而且这位对造车的执着,也是十分罕见的。
真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最后甚至曾一度登顶国产汽车销售榜首。
这位的豪言就是,“不就是四个轮子,一个盒子吗?有什么造不出来的!”
造车之初,他买车来拆。
造出来的第一辆车,是砸掉的。
反正就是造了砸,砸了再造。
直到造出满意的车为止!
一开始,他活成了汽车圈里的笑话。
然后,他把外资车企给收购了。
最后,他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有人说他买了也没用。
可是他却说,只要买来了,就能学到东西。
只要能提高国产汽车的技术水平,花多少钱都无所谓。
且不论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反正他这话说的格局够大!
李总道:“聊收购股份的事。”
赵星河诧异的道:“李总已经见过我们公司派去的人?”
李总有点小尴尬,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了赵星河话里的华点,他问道:“赵董不知道?”
赵星河一点也不尴尬,道:“哦,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公司派了一个收购谈判团队出去,至于去了哪里,谈了些什么,有什么结果,我不太清楚,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公司的总裁在管。”
李总张了张嘴,他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大的事情,他这个当老板的,居然不知道。
难道不是谈判团队每一次去过一家目标车企,然后就立马给老板汇报结果吗?
怎么到了赵星河这里就不一样了呢?
赵星河看出了李总的不解,解释了一句,“我不太管公司的事!”
李总更懵了!
这可是估值万亿的商界独角兽,外界无数资本想要投资。
可是到了赵星河这里,就不管公司的事了?
你就不怕公司被别人给掏空了?
星河集团在资本圈非常的有名,无数资本挥舞着钞票想要上车,却都以失败告终。
这公司的商业模式跟大华科技有点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大华科技的股份,大多数都在员工的手里。
而星河集团的股份,则是集中在赵星河的手里。
星河集团不是上市公司,也不用披露股东信息,所以星河集团股份到底是如何分配的,外界有没有人知道。
李总是混车圈的,星河集团的事情,他听过很多次,毕竟造成的轰动很大。
但是具体的,他又没有去了解。
隔行如隔山,他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一个别的行业的公司。
前段时间,听说星河集团收购了沃玛联盟超市。
李总还吃惊了一把!
最后只能说星河集团有钱,是狗大户,倒也没有继续加深了解。
没想到,这么快星河集团的手,就伸到车圈里来了。
而且一出手就是降维打击,让他们这些造车行业大佬,纷纷跑到江源来求合作。
李总叫赵星河不像是开玩笑,他便没有多问,而是说道:“赵董,你们星河集团想收购我们吉利集团多少股份?”
赵星河说道:“当然是越多越好,李总放心,我们星河集团不缺钱。”
李总心里想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