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交谈,时间在流逝。
很快,请过来吃饭的人也陆续到来。
他们都知道,今天这顿饭的意义何在。
赵星河家里盖了新别墅,小年日过火,请他们过来议事。
在他们这里,这可不仅仅只是吃顿饭那么简单。
而是乔迁那天所有的事情,都要他们这些过来吃饭的孙叔给承担下来。
而赵星河父子作为东家,那天需要招待宾客,自然没有时间理会那些杂事。
这种事情他们都已经轻车熟路,所以没有丝毫难度。
唯一的变数,就是酒席的桌数。
当赵星河将桌数他们说了之后,大家都开始思索了起来。
八十桌,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以前村里还真的没有做过这么大的席。
以前村里的红白喜事,大部分都是十几二十多桌。
现在赵星河这要请全村人,这人数自然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而且还有很多不确定的来宾!
所以要多准备几桌的材料应对。
别到时候人来了,可是却没有饭菜,那就是他们的失职。
几个经验丰富的老人几句话,就已经把基调定了下来。
赵远桢道:“你大伯母会算席,等会让她给你报一份菜单,把需要采购的食材给写下来。大亮,到时候你们安排几个人负责。”
赵大亮应声,然后又道:“小爷,那这次还是你管内局,我东叔管外局?”
赵远桢道:“可以,不过让你东叔一个人管外局,我们都得吃夹生饭,还是算上你吧。外局事更多,你们两个人一起管。”
赵大亮思虑片刻,便答应了这个安排。
接下来,对联谁,小工都有哪些,蒸饭的,帮厨的,都给一一写了下来。
众女在旁边听着津津有味,她们还真是第一次亲身体验这种场合。
赵星河提议道:“小爷,东叔,亮哥,这一次酒席数量有点多,我和我爸考虑了一下,要不要请流动酒席!”
“不行!”这话一出,顿时就被几人连声打断了。
开玩笑,赵星河家乔迁之喜,真要是请流动酒席,那赵家围就真的丢人丢到家了。
难道赵家围就没人做事了吗?
赵星河道:“可是八十桌,这主厨就得三四个人。”
赵大亮道:“没问题,这些事情,我们会安排好,你不用操心。”
赵远桢也道:“是啊,星河,这事你就不要担心了,既然我们接下了这差事,肯定会安排好的。”
“我们赵家祠堂这么大,人丁这么多,怎么可能会三四个主厨的都找不出来?”
“虽然不是专业做厨的,但是村里红白喜事,他们都会参与,没问题的。”
赵星河闻言,也只能放弃了自已的打算。
大嫂低声对南孙道:“看到没有,这就是星河花了两千万的结果,只要你家有事,全村都来帮忙。”
“这都算是人情来往。”
“可如果常年不在家,人家做什么都没有帮到忙,那自家有事的时候,人家也不会伸手。”
南孙感慨道:“都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我现在明白了。”
大嫂道:“人情世故,哪里都存在。”
聊着天,抽着烟,就把今天这顿饭最重要的事情给定下来了。
正事办完,接下来,就是闲聊,然后等着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