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柿衕八百里小路,皆被熟透的柿子堆满,日久年深腐烂发臭。
要想清理不是一时之举,八戒拱开之后也只能暂时开路,其实一路上三藏都在封闭嗅觉。
没办法,臭就是臭,没办法掩盖。
顶在最前面的八戒都没说什么,三藏更不能随意发牢骚,他在思索解决之法。
从根上解决,需要找个人来管理七绝山,不让熟透的柿子在小路上堆积。
此处土地断然不能干这种事,人家还有上天安排的公职。
三藏经悟空建议,想在山中寻一个柿子树精来打理,可七绝山柿子树不争气,竟无一个成为精怪。
说来也是,在这种不好的环境下,柿子树也不想成精。
“既然没有,那就造一个出来。”
在悟空好奇三藏如何解决时,看见他飞到半山腰,似乎在寻找什么。
得亏没让八戒看到,这臭和尚明明能飞过去,偏偏要他开什么路,这不闲的没事干!
三藏其实是好心开路,谋福一方百姓,不然师徒四人登山又何须有山路,再陡峭也爬的过去。
七绝山径过八百里,往来无通,对于两边的沟通有碍。
出家人慈悲为怀,希望东西沟通,这也是一大善举。
“找到了。”三藏来到一棵柿子树前,不同那些小树,乃是一棵老树。
一看就生活了多年。
悟空睁开火眼金睛仔细观察,并不是什么精怪,但有修炼的可能性。
还以为自己看走了眼,原来是师父看走了眼。
“师父,这棵树还没成精呢。”他笑嘻嘻提醒,“没办法管理七绝山稀柿衕。”
“灵智未开,尚需多年。”悟空本就是石猴修炼而成,自然知道人间精怪的变化。
三藏摇头,轻轻摆手,走向柿子树。
柿子树粗壮高大,活了很久还有顽强的生命力,说明有修炼的慧根。
或许得一契机,就能开化灵智,正式进入修炼的世界。
在木仙庵三藏讲经,观树木精怪修炼有感,心中有一套开化灵智的法子。
经过整理形成一卷经,三藏将其命名为《开智》。
经文并不完整,仅限于植物精怪开智,而且需要特定的植物才行。
没想到在七绝山都找到符合要求的柿子树,三藏坐在地上捻土为香,对着柿子树讲经。
“又是讲经?”悟空不解。
上次在木仙庵对着树精讲,他们还能听得懂,现在对着没成精的树木讲,怎么会听懂?
不过,并不妨碍悟空听经。
他在木仙庵听三藏讲经之后受益匪浅,没想到还有机会聆听,此乃是大造化。
悟空师承道家,对佛家修行知之甚少,从三藏这里才真正学到如何修习佛法。
对于日后修成正果,研读大乘佛经,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藏细心讲解经文,对待树木犹如对待真人一般无二,培养其佛心、佛性。
嘴里经文念动,万千文字漂浮而出,字字落在柿子树上融入其中。
尚未成精没有听力,三藏用这种方式传授经文。
悟空忽然瞪大的眼睛,闪过一道精光,“竟然是开化灵智的经文!”
师父深藏不漏,世间仙人多是点化妖物成仙,直接开化灵智的法子不多。
大多是寻找一个契机,或是久听经文,或是跟在高人身边潜移默化,或是喂养丹药奇物,亦或是自然而然。
大多是妖怪都是无意中开化灵智,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三藏此卷经文中竟有玄妙之理,实在难得。
金光闪过,柿子树竟然在慢慢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