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 > 第494章 大理寺谈话(第1页)

第494章 大理寺谈话(第1页)

大理寺——

堂下,数十名从国子监调来的年轻学子、开封府借调的精干胥吏,以及几名神情精悍的代笔行“老书办”,正埋头苦干。翻页声、低低的讨论声、急促的书写声交织在一起。

“寺卿!”一名开封府来的老吏捧着几份刚整理好的卷宗快步上前,声音压得很低,似乎是怕有“内鬼”听到了一般。

“这是真定府那桩案子的复核!找到了!当年的仵作私下留存的验尸格目副本,与批核归档的那份关键细节多处不符!足以证明是有人篡改,构陷苦主,侵吞其家产!”

“我且看看”韩执拿过了“标注清楚,单列一档!待皇城司将相关人犯押解进京,就直接开审。”

他话音刚落,正要将卷宗递给旁边负责归档的吏员,大理寺公堂那扇厚重的大门,却毫无征兆地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王朋老走了进来,道:“天子使到,韩寺卿,说是要传旨。”

“传旨?”韩执眉头微蹙。“请天使入内宣旨。”

韩执朗声道,率先走到公堂中央,准备带领众人接旨。王朋老连忙退到一旁。只见门口光线一暗,几个人影走了进来。

为一人身着寻常士人的黄袍,身形挺拔,面容沉静。而他身后跟着的,正是大家熟悉的、皇帝身边最得力的内侍都知——张茂则!

能让张茂则乖乖跟在身后的,自然不必说,正是赵祯。

堂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方才的忙碌喧嚣荡然无存,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天颜下视”震慑住了。

韩执反应最快,立刻行礼:“臣韩执,参见陛下!不知陛下亲临,臣等有失远迎,伏乞陛下恕罪!”

“参……参见陛下!”

“拜见陛下!”

众人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参差不齐的参见、拜见声响成一片。无论身份高低,全都忙不迭地躬身作揖。

“免礼。”

赵祯摆摆手,直接就坐到了韩执刚刚坐在的位置上,然后给了张茂则一个眼神。

后者会意,把门关上后,就走上前来,从袖子里取出一个黄色帛书,道:“韩寺卿,请看旨意。”

韩执接过圣旨,就打开看了起来。

“敕:大理寺卿韩执。

朕览卿奏,陈大理寺积弊及清理方略,条理甚明,心在民瘼,忠勤可尚。御史台论列卿事,朕已省览。

着卿依所奏,便宜行事,务要廓清宿弊,申理冤滞。刑部、御史台及诸有司,并须协心供职,应副所需,毋得辄有沮格!

其奏内真定府等州县官吏、豪右人等,情涉奸蠹,事干刑宪。已降指挥皇城司,选差精强亲事官,赍朕手谕,分诣逐处体究勾当。仰将干系人,密切押赴阙下,送大理寺根勘。务要尽理穷治,以正典刑。

卿其体朕意,秉公持正,审慎详明。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十月辛未,付韩执。”

韩执将诏书恭敬地合上,转向赵祯深深一揖:“臣韩执,领旨谢恩!陛下信重天恩,臣必当秉公持正,审慎详明,廓清积弊,以正国法!”

“韩卿,”赵祯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平静无波,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旨意,你看明白了?”

“臣明白!”韩执直起身。

“好。”赵祯微微颔,“旨意说,皇城司去拿人。旨意也说,让你根勘穷治。”

他顿了顿,手指在光滑的紫檀木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一下,“朕今日既来了,就不想只看那些写在纸上的东西。”

“方才在门外,似乎听得真定府一案,有了关键进展?卿不妨与朕说说,此案复核详情如何?这新现的铁证,又是如何得来?下一步,卿打算如何着手?”

“朕想听听卿此刻的想法,这大理寺里里外外,人手、卷宗、各方掣肘,实务之中,可有何难处?或需朕再添助力之处?”

李书吏被天子的目光直接点名,浑身一激灵,连忙躬身:“复陛下,正是!此乃真定府王德清案的关键证物!”

赵祯微微抬手示意:“呈上来,朕看看。”

“是!”李书吏如蒙大赦,又紧张万分,双手捧着那几份新旧不一的卷宗,小心翼翼地走到御案前数步。张茂则上前接过,仔细地铺展在赵祯面前。

赵祯没有急于问,而是先拿起那份明显更旧、纸张泛黄、字迹也略显潦草的验尸格目副本。他看得极慢,极仔细,目光一行行扫过上面的文字描述:致命伤的位置、凶器的推断、死亡时间的推定……每一个细节都未放过。他的手指偶尔会在一行字上停顿片刻,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接着,他拿起了那份归档的正本。这份文书显然新了许多,纸张光洁,字迹工整清晰。赵祯的目光在两份文书之间来回比对,尤其在被标注出来的地方。

“构陷良民,侵夺田产”赵祯的声音低沉,道:“十年沉冤,若非卿等翻检复核,若非这仵作尚存一丝良知,怕是你也看不出个中问题。”

他再次拿起那份关键的副本,指尖轻轻拂过那潦草却真实的字迹:“此证,甚好。来之不易。”

“有此铁证,真定府一案,脉络已清。”皇城司拿人之后,卿依律严审,务必水落石出,还苦主一个公道,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他放下卷宗,身体微微前倾,看着韩执说道:“卿方才所言,人手之虑,朕知道了。待案犯押至,若审讯、录问、文书誊抄等事务确有人手短缺,卿可即行奏来。”

“朕着吏部或开封府,再行抽调精干人员协理。务必保证案牍清晰,审讯有序,不因仓促而失其审慎。”

“至于御史台之弹劾及暗流涌动,朕既已留中其章,便是态度。旨意中‘毋得辄有沮格’六字,便是尔等行事之底气!更是朕的态度!”

“卿只管秉公持正,依法办案。若有宵小之辈,不识大体,仍敢暗中掣肘,或泄密,或怠工,或散布流言蜚语,无论其身份职级,卿可即行参劾,朕自当严惩不贷,”

喜欢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请大家收藏:dududu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