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驴,骡,羊等牲畜。
交通的便利,驿站的达,民间的兴盛,这都是看得见的。
而金州百姓脸上的自信,更是让人难以忘记。
“平辽侯不是一般的人。”
哈喇慎部,敖汉部,拱兔部诸部返回草原的方向较近,所以他们一行人短暂的同行。
路上。
不但有他们带来的蒙古勇士,还有金江军的骑士护卫,把他们顺利的送回草原。
在抵达三岔河时,看到远处的牛庄驿,罕孛罗势出了感叹。
数年前。
他领兵在此与蛮军对持,在当时蛮族年轻一辈的翘楚,多尔衮手中遇挫,令他大为羞怒。
如今蛮族已败,那名年轻的后辈也已经化为了黄土。
而谁也没有想到,当初那名小有名声的金州将军,十年的时间,就能走到如此的地步。
“是啊,老奴用了一辈子打拼出来的基业,平辽侯只用了十年。比起老奴,现在的平辽侯,更加年富力强,不知道十年后,二十年后,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拱兔部王达子笑道。
他的部落一直是亲近大周的熟部落,当年大周官员昏聩,杀熟冒功,让他和大周翻脸。
想到此处,情不自禁的看向身旁的歹青。
这家伙可是一条毒蛇。
当年要不是他的拱火,自己也不会强硬的和大周开战,说不得收了大周朝廷的高额赔偿,事情就混了过去。
偏偏这家伙,到处说自己怕事,不敢为族人出头,导致自己难以安抚部落。
自己顶不住压力,带着人马和大周打了起来。
他倒好,竟然跑去向大周通风报信,又借着自己的威胁,从大周朝廷获得了丰厚的封贡份额。
真是个混账啊。
草原部落众多,互相之间的算计不提,常常生战争,互相吞并,加上草原生活物资的不足,生产力的低下,导致牧民生活的极为困苦。
正如大周积弊众多,草原上积弊更甚。
牧民生活的困苦,一半是天灾的原因,一半是草原上贵族的原因。
也是宗教在草原盛行起来的原由。
物资上的贫瘠,生活中的绝望,只能促使无能为力的百姓,转头向宗教寻求安慰与麻痹。
越是贫困的地方,百姓们越是虔诚,宗教越是兴盛,这是不变的道理。
哪怕贵族们明知道宗教在蚕食自己手中的权利,却也无法阻拦的根本原因。
歹青感受到王达子的视线,知道此人肯定在暗骂自己。
与其他的部落不同。
他们敖汉部属于察哈尔的大部,算得上可汗本部的直系部落。
随着形势的变化,他们逐渐脱离了察哈尔本部,留在了喀尔喀草原,但是面对众多的敌意,歹青的压力是很大的。
不过比起二十年前,敖汉部的形势好了很多。
喀尔喀各部之间的不和,亲近大周的部落与大周的冲突等等,给了他左右逢源的机会。
一直到蛮族的崛起,为他带来了新的危机。
是选择大周还是喀尔喀草原,或者是蛮族,他还在犹豫中,但是他的弟弟和儿子,暗中选择了蛮族。
对此他是放任的,正如汉人所言,鸡蛋不要放到一个篮子中。
不然的话,没有他的放纵,儿子都令和弟弟抽扣儿,如何能脱离他的掌控呢。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当初那般势大的蛮族,竟然败亡的如此之快,让人反应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