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五百一十一章 万家灯火长明(第3页)

第五百一十一章 万家灯火长明(第3页)

勋贵们希望忠顺王偏向他们,文官们冷眼旁观,最后见忠顺王不冷不热,没有响应勋贵们的态度,部分官员才对忠顺王的态度缓和起来。

忠顺王内心长叹。

国事如此形势,而党争越激烈,不以国事为重,以权斗为重,久离朝堂的忠顺王,心中只觉忧虑。

忠顺王进京只有一件事。

治辽。

治辽。

治辽。

“平辽侯有十罪。”

忠顺王在皇上御前,坚定的说道。

“一罪擅权横恣”

“二罪虚兵冒饱”

“三罪任用私人。”

“四罪贿赂权贵,勾结文臣。”

“五罪侵害朝鲜。”

“六罪擅启边衅。”

“七罪要挟无已,居奇货于辽东。”

“八罪秘连海外。”

“九罪欺君罔上”

“十罪造势拟反”

皇帝看着满头白的皇叔,不等他感慨,就听到皇叔的弹劾,一时间不知所措。

平辽侯孤悬海外,听调不听宣已是双方的默契。

朝堂里有人反对平辽侯,也有人支持平辽侯。

认为今日之国内时局叛乱不止,不应激反平辽侯,反而应该拉拢他,并且平辽侯从来没有糜烂边关。

如果是一边倒的反对平辽侯,朝廷早就定下了调子,但正因为不少人否定,所以朝廷对金江镇一直没有统一的口径。

当初蛮族势大的时候,都有人认为应该诏安老奴,获得了不少支持。

比起蛮族,支持平辽侯的人更多。

京城的勋贵和大臣不提,只地方上为平辽侯说话的声音就不小,特别是江淮和金陵。

而朝廷分身乏术,国力疲软,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只要平辽侯不做乱,暂时不搭理他。

留着下一代人去解决,平辽侯才能高,威望高,下一代却不一定能维持住金江镇。

说来说去,根本原因就是无力应对,而采取妥协之策。

忠顺王在皇帝的面前,刺破了幻想。

“金江镇北控草原,难挟朝鲜,东制奴儿干,麾下兵士十馀万,辽东人人只知平辽侯,不知朝廷。”

“今日不反,他日必反,等唐清安反时,则悔之晚矣。”

忠顺王坚定的说道。

只知平辽侯,不知朝廷。忠顺王这句话刺痛了皇帝。

“冯阁老去职时,曾跟朕言,要治辽,先治内,不先解决流民,则不能治辽。”

皇帝感叹道。

“乱民连绵不绝,每当朕收到捷报,以为要平息乱民时,要不了数月,又起新患。”

“去年一岁,朕竭诚以待,万事以剿贼为要,十馀万精兵围川,一年之功已见成效,皇叔整顿辽西有功,今日续整三大营,当皇叔功成之日,就是治辽之时。”

“闻唐清安麾下十馀万大军,朕当汇聚全国五十万精兵入辽,到底要看看能不能治辽。”

忠顺王欣喜不已。

侄儿虽然性格不坚,但是并没有成为享受之君,在忠顺王眼里,已经是明君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