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主中原(第2页)

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主中原(第2页)

从第一镇回来的不只是谢有成,还有冯胜之。

冯胜之坦然道。

“谁第一个欺辱了皇上,就会背负上骂名,遭到同仇敌忾的反对。”

众人无言。

冯胜之说得并没错。

很多人骂朝廷昏庸,但不意味就希望大周覆灭。

人心是很奇怪的东西。

可以骂,都为你赞叹,犹如那些御史们。

但是当你真的做了有损国体的事情,则会遭受千夫所指,被人们唾弃。

现在的金江镇,面对的是一个瓷器。

想要的是一个完好无损的瓷器,越完整越好,对金江镇才是最大的利益。

新学不光是在金州生根芽,江淮一带也开始有了新的思想。

又提倡唯物主义,反对宋明周礼学,反对当下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

“多学而识,行必有果”,学以致用。

要求实地调查,提倡独创,反对盲从和剽窃。

还有提倡“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的“寇仇”与“独夫”。

宣扬“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否定了君为臣纲的道学理论,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

甚至认可金州的军学堂,但是认为应该去掉军字。

然后应该加强金州学校,具有面对天子直言“政有缺失”,“公其是非”的权利。

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理想。

“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均天下”主张,以“众治”代“独治”,扩大郡县守令权利的主张。

甚至倡导均田说,提倡工商皆本,改变士农工商传统之法。

种种的学说,互相之间皆有借鉴。

这种思想在清朝是要抄家灭族的,但是在周朝,随着经济的展,市民群体的增加,越来越受支持。

正是私学的厉害。

私学有时候有害处,例如明朝张居正改革的时候,最大的麻烦就是私学。

但私学也有他的好处,解放了思想。

明朝禁不了私学,张居正权倾朝野,禁天下私院,也没有成功。

清朝可以。

禁止了私学。

一直到清末东南自治,汉人脱离了束缚,才开始恢复中断三百年兴建私学的传统。

这些南方各地的私学,培育了大量的进步青年,为后来革命增加了绝对性的力量。

现在的各派学说,就是瓷器。

你保护它,它可能不能为你创造看得见的好处,还能带来很多麻烦。

可你还打败不了它。

只有通过武力才能摧毁它。

一旦被摧毁,则需要百年的时间,才能重新养育出来。

正如十年树人,百年树木的道理。

冯胜之以学问来将军。

将军不是最在乎学问吗。

“谬论。”

听完冯胜之的长篇大论,林如海立马反驳。

“金江镇怎么会与学问背道而驰。”

话中有话。

唐清安面色不变,任由下面的人又是交锋,又是试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