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江镇的底线(第2页)

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江镇的底线(第2页)

土地兼并人满为患。

不只是在国内。

辽东也是如此。

虽然有朝廷的积弊,以及国内久安,让不少的军队失去了战斗力,但也有土地兼并人满为患的原因。

因为辽东人口多,土地不足,所以百姓们困苦。

盘子不够大。

大河水少,小河枯竭。

勋贵军官不够分,百姓们当然就吃不饱。

辽东人口本来有近五百万。

很多百姓无以为生逃入奴儿干开荒田亩。

一直到蛮族入侵。

让本来昏暗困苦的辽东百姓越的不堪,遭受欺凌又活不下去,引起了无数的反抗。

才有了金江镇顺应而生。

现在的辽东。

人口突破了六百万。

比以前的人口还多了上百万。

因为辽东政通人和,大型水利,养活六百万人口绰绰有余。

但是金江镇为了避免后患。

防止辽东人口增长过快,也为了开奴儿干,草原,以及咸镜道,平安道。

所以早已制定了规则。

新的往金江镇移来的人口,会安排后面的几个地方。

因此。

林如海提出要安置二十万流民到辽东,才引起了唐清安的诧异。

当初制定规则的时候,林如海也有参与。

顾道初替林如海向将军解释。

“我金江军在国内与流民军作战时,考虑赈灾的因素,招募了不少的流民充当民夫。”

“几个月来,这些民夫为我军大胜立了大功,所以林如海才提出,把他们安顿到辽东。”

唐清安恍然。

他明白林如海的意思了。

金江镇多年的努力,从国内接应流民,已经有了两百余万来,来自国内各地的百姓。

随着金江军的捷报,以及官府下大力气赈灾救民,稳住地方的种种措施传开后。

老家被收复的流民,不少人心思归。

老家也在分田呢。

而且他们又相信金江镇的官员。

于是不少的百姓提出要回去故乡,愿意放弃在辽东奋斗多年的积蓄,只求归家的安置。

本来官府是担忧的。

此举太过耗费资源,容易消耗金州的物资,但很快现,提出回去的人并不多。

更多的百姓都不愿意动。

老百姓的力气很大,在干活的时候。

但有是有老百姓的力气又很小。

经不起太多的折腾。

从辽东返回故乡,其余不提,一路上千里甚至数千里,穷家富路,没人愿意折腾。

于是官府同意了去留自便。

“而且林如海参考将军当年在辽东治理灾民的事迹,提出在国内以工代赈,要招募五十万流民为大军服务。”

“原来的二十万民夫送到辽东就地安置,能腾出二十万个位置。”

“善。”

唐清安同意了。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并不需要顾道初亲自来询问自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