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林如海,冯胜之,顾应时,李成贤为大学士,与前任内阁辅璠皓,冯共同组建新内阁,总理全国政务。
此名一出,天下贤者归心。
唐清安竟然主动放权,把皇权的部分权利,交给了朝廷。
这是终明周两朝以来,所有的官员都在努力做的事情。噷
文明无论是否被野蛮打败,但是文明终归是文明。
制度的败坏。
不能归咎于官员提出的控制皇权的思想。
反而他们的想法才是对的。
明朝时已经有这股思想。
天下不是一家之言。
对于皇权,官员们努力的对抗,甚至做出消极懈怠,乃至破罐子破摔的应对,以抗拒皇权的强硬。噷
福建浙江的新学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早就有了影子。
历史上在明中时期萌芽,明末时期明确提出新学的理念。
现在历史绕了个弯,但新学的土壤还在,同样也诞生了。
但有时候文明不代表强盛。
强盛不只有文明。
例如美国。
有人说他文明,但是百年来所有的战争,都是美国直接下场,或者背后推动,甚至主动埋下的隐患。噷
非洲的国家,基本都是西方人划分的。
在划分之初,就把历史遗留的隐患,故意保留甚至扩大,为他们留下继续控制当地的后门。
中东同样也是如此。
很多历史遗留矛盾,都是西方人故意制造的。
唐清安看的十分清楚。
所以主动放下皇权的部分权利。
选择顺应时代的潮流。噷
既然有了新的内阁,出台各种律法就是理所应当,无人能拿出理由反对。
不久后。
内阁经过唐清安得同意。
先后任命贾雨村为兵部尚书,张琪为户部尚书,周士昌为工部尚书,顾道初为吏部尚书。
其中只有张琪是朝廷原来的官员,其余三人都是金江镇出身的官员。
此举。
说明了新内阁对唐清安的支持和回报。噷
双方之间的磨合,越来越娴熟,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现在还不能做什么。
基于此。
唐清安又提出新设商部。
明初百事俱废,北方人口凋零,土地荒漠化,当然以重农为主,促进人口的增长。
可随着时代的展,只以农为主当然不符合潮流。
新学有提倡人人人格平等,那么传统的士农工商就要被淘汰,所以商部的组建。
下面的官员什么态度不提,新内阁选择了支持。噷
商部第一任尚书,为原海外司司长郑国良。
冯和开始主动做事,提出要恢复督察院,并且以事实为主,扭转原本的浮夸之气。
唐清安支持了冯和。
不久。
在新内阁的安排下,朝廷重建督察院。
督查全国。
又新设司法部,按照新学思路,重制全国新法。噷
一步一步。
大周还是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