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站在作战室的地图前,目光最后一次扫视着地图上的标记。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还在思考着计划中是否还有疏漏之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报告!旅长,计划已经整理完毕。”警卫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他回过神来,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好,把计划送到总部去。”
此时的他深知,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场战斗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战场上的英勇拼杀,更离不开充足且精良的武器装备。
而黄崖洞兵工厂和黎城兵工厂,就如同八路军的两条生命线,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弹药和武器。于是,他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这两座兵工厂的征程。
一路上,他看到了战火洗礼后的村庄,残垣断壁,一片凄凉。百姓们流离失所,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陈振华的心中一阵刺痛,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让八路军拥有更强大的武器,早日赶走侵略者,让百姓们过上安稳的生活。
当他终于来到黄崖洞兵工厂时,这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在各个车间。
他的目光迅扫视着生产线,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思索着如何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能。他深知,子弹作为战场上消耗最大的武器,其产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陈振华走进子弹生产车间,刺鼻的机油味和金属碰撞的声音扑面而来。他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一颗颗子弹从生产线上生产出来。
然而,他敏锐地现,现有的生产线虽然在高效运转,但产能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战斗需求。
“甘厂长,目前子弹的日产量能达到多少?”陈振华问道。
厂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回答道:“陈旅长,目前我们每天能生产子弹ooo左右,但随着前线战斗的加剧,这个产量远远不够啊。”
陈振华点了点头,说道:“随着大量熟练工人的持续加入,我们要尽快再次扩充子弹生产线。”
于是,他亲自指挥,又增加了两条生产线。新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并不顺利,遇到了不少难题。
比如,新设备与原有设备的衔接问题,工人对新设备的操作不熟练等。陈振华亲自查阅资料,与技术人员一起探讨解决方案。他在车间里一待就是一整天,饿了就啃一口干粮,渴了就喝一口凉水。
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几天的调试,新生产线终于成功运行。整个车间更加繁忙,但也充满了希望。工人们操作着机器,一颗颗子弹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仿佛是胜利的希望在不断汇聚。
“陈旅长,你看这新生产线,日产量一下子提高到了ooo,比原来增加了不少啊!”厂长兴奋地说道。
陈振华看着崭新的子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厂长的肩膀,说道:“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把日产量提高到以上。”
手榴弹的生产相对简单,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兵工厂的副厂长经验丰富,将手榴弹的扩产安排得井井有条。
陈振华只是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便放心地将其交给副厂长负责,自己则将精力集中在了中正式步枪、毫米迫击炮以及式步兵炮炮弹的生产线上。
中正式步枪是八路军战士们手中的重要武器,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战斗的胜负。陈振华在中正式步枪生产车间里仔细观察,与工人们交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他现,虽然现有的生产线能够满足一定的生产需求,但在精度和生产效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师傅,这个零件的加工精度还可以再提高一些。”陈振华指着一个正在加工的零件说道。
工人师傅有些疑惑地看着他,说道:“陈旅长,我们一直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加工的,再提高精度会不会影响生产效率啊?”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dududu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