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回到明朝当老大 > 145 两刀(第2页)

145 两刀(第2页)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孔子认为的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

读书人奉为金科玉律的言行准则!

苏南直接指出这些人的最大的痛处,让这些士子们一下子目瞪口呆!无言辩驳!

因为,苏南确实是反贼,面对反贼理应杀身取义,舍身成仁!

德行有亏!

苏南继续道:“是读书人的,我借你一把刀,你现在自杀殉国我看看!那才叫读书人!”

字字诛心,句句要人命!

三千多读书人个个低头不语!

千古艰难唯一死!

蝼蚁尚且偷生!

苏南的话把他们逼到了绝路上!

苏南料定这些士子都怕死,真不怕死的已经的满清鞑子肆虐山东的过程中,死伤殆尽了!

真正有气节的都已经杀身成仁了!

活着的不过都是些怕死的无耻之徒罢了!

苏南毫不犹豫的继续道:“苏南出身小龟公没错!苏南不是读书人!苏南出身底层,所以苏南所有的考量只会出自老百姓的角度!所以,从今天起,山东境内,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此话一出,不亚于石破天惊!

明朝之亡,亡于何故?当下普遍认为是吏治腐败、外族入侵和农民起义,诚然这些都是重要原因,但诱发这些重要原因的主因却很少有人重视,那就是土地兼并。

纵观明朝的田亩数,最高峰大约为12254291顷余。当时的中国人口大约为2亿左右,而这些土地中皇室和官绅占有的不纳粮的土地越是总面积的60%以上。

也就是说官绅和皇室占据了全国的土地差不多三分之二。而大明朝的官绅不用纳粮!

官绅就是士子,就是读书人!中了秀才就可以不纳粮,不当差了!

也就说大明朝主要赋税来源是拥有土地的老百姓!而老百姓不过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

崇祯继位第一年,一年的中央财政收入才两百万两,对于当时依旧是世界第一大国的大明朝,两百万两实在是太小的一个数字,即使在崇祯连加三饷,虽然名义上三饷有二千七百万,比正税七百万两多出不知道多少,但是实际上直到大明朝灭亡,最多的一年也没有收过超过五百万两的收入。所以崇祯天天想中兴大明,天天喊中兴大明,可是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大明朝的境况是一天不如一天,即组织不起一支强大的军队,甚至连辽东前线这关系到大明存亡的重地居然也长期欠饷

所以问题就来了,大明朝的钱都到那里去了呢?答案是在皇亲国戚和官僚士绅的腰包里。官富而民穷;绅富而国困!国家财政收不到钱用于正常的国防和行政支出,这样国家如何不亡!

这才是明亡的根本。大家都有饭吃,都有田种!谁会造反?

恰好崇祯继位的那十年,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各种天灾不断。

占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不过拥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年年歉收,绝收!

怎么养得起上百万军队,还有那些拿俸禄的官员?

先是断了士子的当官之路!

再来一刀砍向了读书人的特权!

大家都平等再说!

苏南继续按照自己上一世的样子,打造这个社会!

三千多士子切身利益被触动,有些骚动!

苏南却大声喝道:“都给我拿下!给我打,跪在地上求饶就算了!”

苏南看着身上污秽满身,不由得恨恨的道:“老子也是你们这群恬不知耻的家伙可以侮辱的!打!狠狠的打!脱了裤子打!”

一时间,三军尽出,一帮文弱书生哪里是彪悍的白袍军的对手!

一片人仰马翻,鸡飞狗跳!哀嚎遍地!

苏南却懒得看,回到府中换衣服去了!

苏南很忙。

眼下正值十月,北地的小麦播种季节!

苏南不断的安排人手,将刘泽清囤积的大量小麦种子分发下去,大量的播种!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但是这茬麦子种下去,最快也要明年六月份才能收获!

乱世粮食太重要。

但愿自己时间来得及!来不及的话,也必须要大量的军队延缓满清鞑子再度肆虐山东的步伐,必须保证这拨粮食入库!

官员什么的先不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