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文左右看看,明智的没有再开口。她现在忽然理解到父母说的’这些下乡的知青也不容易’的话了。
就拿慕点来说,即使她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过,但还是要面对这些。甚至她还要注意且解决知青点一起的伙伴在不经意间给她带来的麻烦。在处理这些麻烦之后,甚至还不能说埋怨的话,毕竟人家的态度很好。你一稍微有点不满,周围的人就会觉得你不好相处。错反而在你这边了。
安思文拍拍慕点的肩膀,表示自己理解她。慕点冲她笑笑,但再没有提这个话。刘大夫这时好像想到了什么,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才说,
“我差点都给忘了。这消息这么重要。哎,这脑子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
“老师,您别打自己脑袋了。看着都疼。”慕点看着刘大夫用手拍自己脑袋的力度,她只觉得自己仿佛感同身受一样,也觉得疼。
“是啊是啊,现在想起来就行了嘛!干嘛打自己呀。”安思文说的时候,龇牙咧嘴的,好像自己才是被打的那个一样。
“没事,我打自己能没有分寸吗?你,思文,你赶紧回家,去告诉你爸,让他告诉村长,过两天要征兵了。这消息还没有下到公社,是你姑父去县城听他朋友说的。”刘大夫说着,就指了一下安思文。
“啊?这有什么可通知的,不是政策下来就报名体检,然后再筛人吗?”安思文想到以前的征兵流程,觉得这事没有必要提前告诉啊,这不是都一样吗?
“不是,这次比较特殊。不是像以前一样,村子里想当兵的,都去报名体检就可以的。这次是人家给的名额,名额还比较少。每个村分到的不多,甚至有些村就没有。对了,这次有女兵名额,”刘大夫说到女兵名额,看了慕点一眼,“你就回去告诉你爸,让他告诉村委会的人就行。你一说,你爸他们就懂。”
“哦,哦。好,那我请个假就回家。”安思文听到这么说,也不再多问。
“嗯,快去吧。”
安思文这时已经反应过来了。在刘大夫看向慕点的那一眼,她就明白了。这种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以前,到他们村的知青就有去参军的,那个时候也是名额比较少。但是这种事情,别人也没有什么话要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事就是人家知青孩子的家里为自己孩子争取的。他们本村甚至还跟着人家沾了光,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大家就更不好说话了。她包都没有好好收拾,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慕点的眼神闪了闪,不明白刘大夫刚刚为什么看自己。她低头继续干自己的事情,过了一会儿,她忽然想起兰双儿就去部队探亲了。刚刚刘大夫提到的,女兵,特殊,名额少。她忽然好像明白了什么。兰双儿可能要去当兵了。
慕点抬头看向刘大夫,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最终,她还是张口说,“我们知青点有个女知青去部队探亲了。”
兰双儿去探亲的事情,安思文知道。他们两人聊过之后,在卫生所就没有提这个事情,所以刘大夫并不知道。至于为什么又要告诉刘大夫,则是慕点刚刚才理解。刘大夫提前知道消息,再把消息告诉红石村的村委会,是想让他们去跟公社争取名额。现在如果知道这可能就是红石村的知青,他们家里为他们弄的,那红石村作为下乡的知青地方,就会有优待。刘大夫也不用这么担心了。
“探亲?”
“对,去探亲的就是兰双儿。”
“兰双儿,”刘大夫停顿了一下,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几个来回,才说“你们那个知青点真是卧虎藏龙啊!我还以为这个女兵名额是别的地方的知青的,没想到,又是给红石村知青的。”
刘大夫说完,这次换到慕点愣神了。又是给红石村的?那以前……得,这事根本不能再是往深了想。不过,她总是有种直觉,这次知青点要走的可能不只兰双儿一个人。
刘大夫想完事情,才察觉到慕点好像没有再说话。又想到同是一个知青点的知青,人家比她下乡晚的都要去当兵了。虽然不是回城,但当兵更好啊,女兵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被选上的。她担心慕点心里会有落差,会想偏,才要劝解几句呢。结果慕点抬头看到刘大夫的表情,察觉到自己这个状态会被误解,主动开了口。
“去当兵挺好的。老师,我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回城的事情,我不急。你别担心我,我不会想偏的。”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缘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别急,慢慢看,或许就能看到自己的路。有时候,人为什么会走偏,就是因为太着急了。这一着急,就走错了路。”
刘大夫说完,慕点就笑着点了点头。后面,刘大夫还观察了慕点好一会儿,现她是真的没有被影响,这才放下心来。
回城,慕点也想啊,但不是现在,她知道不久后就会高考,所以她不急。另外,考虑到京城慕家的情况,慕点觉得就算是现在能回城了。她回去了,但这并不是个好事。嗯,当然,这不是对她自己,而是对慕家来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慕家真的没有比慕点更适合下乡的人了,当然不是。慕家不能为自己的孩子安排一个工作吗?那当然也不是,慕家小叔的儿子慕一贺在读初三的时候,已经被家里人安排了。只是这孩子又考上了高中,所以没有去工作。那个工作应该是被家里人安排了,具体怎么样,慕点没问,慕家的来信里也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