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孙殿下,就是这么回事,你可一定要给我做主啊!”周德兴涕泪横流地上说道。
“黄师傅,你看这件事怎么办?”朱允炆转身看向边上问道。
“殿下,朱寿此子太过嚣张了!对殿下没有丝毫敬意,再大庭广众之下直呼殿下名讳,对朝中大将动手,这等狂悖之徒,必须严惩!”
“对,就是黄大人说得,朱寿这小子太过分了,请殿下处置!”
朱允炆点点头,心里却开始骂娘,他也知道朱寿嚣张狂悖,可问题是怎么收拾?
这俩人嘚啵嘚啵半天,一点有用的没说出来!
他们不知道朱允炆可是再清楚不过了,朱寿现在虽然表面上是一介平民,但他却是掌控着大明和北元之间互市的人,皇帝对他也非常满意。
再说,朱寿狂悖也不是第一次了,七年前朱寿还动手打过他呢!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自己被禁足,朱寿屁事没有!
可他又不能不管这件事,他其实很看不上周德兴这些人,觉得这些武勋太粗篦了,和自己的身份不在一条线上。
可是没办法,朱雄英挂了七年了,无论是他母妃的太子正妃,还是自己的皇太孙都杳无音讯,朱元璋似乎一点不着急,朱标更是含糊其辞。
朱允炆觉得是他力量太单薄了,虽然再文官中他有很不错的名声,说他聪颖好学,有古之贤者之风。可真正站在他这边支持他的人却少之又少。
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身边除了一些东宫教习之外,没有一个武将!
他爹当年可是在大明一大堆文武精英教导下长大的,文臣的宋濂,号称大明三儒,武将里边不算常遇春这个老丈人,徐达可是大明武将第一人。
怎么到他这就是一大堆刚中进士的读书人,黄子澄、齐泰,这些人虽然入朝也有六七年了,可根基太浅,都是洪武十五年新晋的进士。
虽然他们相处的十分融洽,可他们对皇帝的影响力太小了。
就是他的外家也没多大的影响力,他外公吕本是朱元璋的老乡,可就是朱元璋这么恋旧的人也只给了一个太常寺卿的官职,十来年吕本一直坐在那个位置上。
还好吕本比较给力,给他找了周德兴这个帮手。
朱允炆看过周德兴的履历,觉得周德兴也算是不错,虽然比不上徐达、常遇春这种变态,可战功在众多武勋中也算是拔尖的了。
“嗯,孤知道了。”朱允炆慢慢说道。
周德兴一脸蒙圈地看看黄子澄,黄子澄看都没看周德兴,对着朱允炆行礼躬身出去了!
周德兴没办法,也只能跟着行礼离开。
“老黄,老黄,走那么快干嘛,等等我!”周德兴出了大殿忍着身上的剧痛追上黄子澄。
“江夏侯有何指教啊?”黄子澄板着脸说道。
周德兴恨不得一拳把黄子澄那张扑克脸打烂,这家伙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江夏侯,自己才是那个只有七品的翰林编修呢。
“老黄,殿下刚刚是什么意思?”周德兴很想揍黄子澄一顿出气,可现在需要黄子澄给他解惑,只能强忍着大人的冲动问道。
“朱寿不过一介平民,就算是他嚣张跋扈一些,带你下堂堂天皇贵胄难道还要和他计较不成!”黄子澄沉声说道。
黄子澄没有控制声音,他的话穿过敞开的大门传入大殿,这当然是黄子澄故意的,他就是说给朱允炆听的,上位者要有上位者的气度,不能像他爷爷那样,动不动就拿刀子杀人。
朱允炆瞳孔微缩,眼中寒芒乍现,此时没有别人,朱允炆丝毫没有掩饰。
他当然不是黄子澄说得因为气度不和朱寿计较,从七年前第一次和朱寿见面之后,这个长得像极了朱雄英的家伙就成了他的梦魇。
他不是不想弄死朱寿,只是不管是找朱元璋和朱标告状,还是找其他官员用手段,都没有一点效果,甚至为此朱元璋还为此训斥过他几次。
“皇长孙殿下,微臣刚才过来的时候碰上江夏侯和黄子澄了,他们这个时候找殿下不知所谓何事啊?”吕本此时慢悠悠走进大殿道。
“原来是外公啊,快请坐。”朱允炆让人给吕本上茶,然后把事跟吕本说了一遍。
“哈哈哈,殿下思虑过甚了!”吕本听朱允炆说完之后放声大笑。
“允炆不知其中利害,还请外公解惑?”
“殿下忧虑之事确实有些问题,不过微臣这些年观察下来,皇上这么做完全是事出有因!”
“太子殿下生于元末乱世,那是陛下绝大部分心思是放在驱除鞑虏上面的,自然对太子殿下关心就少得多。可太子殿下又是嫡长子,将来陛下的江山是要传给太子的。”
“所以陛下只能将身边的文武全都派到太子身边,一来是教导太子,再者也是为了保护太子,这也是身逢乱世没办法的事。”
“现在却和以前不不同,如今天下大定,北元只剩一副空壳,实际早已沦为两百年前的分散部族社会,对大明几乎没了威胁。”
“这个时候,大明需要不是穷兵黩武,而是要休养生息,陛下毕竟没有接受过儒家教育,虽然天赋异禀,但终归有所不足。”
“太子殿下也是一样,那个时候即便是有潜溪先生教导太子,太子终归还是和那些武将亲近一些,难免沾染一些武将的粗鄙气之气。”
“皇上作为开国之君,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孙轻易启动刀兵,可太子已经成年,在想纠正为时已晚,可皇长孙就不同了。”
“而且如今开国的那些武将很多人还握有兵权,在朝中也有不小的影响,太子殿下自然能和他们相处的融洽,可殿下也看到了,周德兴这种曾经的沙场悍将,如今哭哭啼啼如同妇人!”
“这是皇上故意为之,让这些悍将慢慢习惯富贵生活,就不会出现前宋立国那样的恶事。而且殿下自幼聪慧,熟读儒家经典,将来恪承大统必定能让大明走入儒家世界。”
“如此一来,等殿下即位之时,即便是最强悍的武将,最多也是风烛残年,留给殿下的将是一个海清河晏的清明世界。”
“不过现在殿下招揽一下周德兴这样的人还是很有用的,毕竟殿下年纪尚轻,需要在朝中建立一套自己的班底,也需要有人替殿下说话。”
“周德兴此人虽不及蓝玉,但终归是凤阳老家的人,当年也是军中的一员悍将,在大明军中有不小的影响力,只是今年来因为行事嚣张为皇上不喜。”
“殿下将其招入麾下,皇上自然明白殿下的意思,皇上此时肯定也很欣慰,因为殿下参透了皇上的用意,不然微臣与周德兴搭上什么亲戚关系这件事,皇上就算不亲自斥责,也肯定会让太子出面。”
“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殿下看皇上和太子可曾说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