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圣元年,天子继位当夜。
“老师,您怎的还不下?值?”中书省只剩卢秉文与谢泓,他等了许久,难得见老师挑灯处理公务,于?是解下?自己的披袍道?:“入夜风大,一会?儿披学生的披袍出宫吧。”
“关门。”谢泓吩咐。
卢秉文觉得奇怪,但没有?多?嘴,躬身道?:“是。”
大门关上,谢泓紧接着一句:“帮为师研墨。”
于?是卢秉文又帮着研墨,只是研墨时?偶尔看到纸上内容——
落款罪臣谢泓,
竟是一份罪己书。
磨墨的双手?隐隐颤抖,白纸黑字,谢泓亲笔所写乃是皇室内乱,身为大梁中书令,他是如?何联络外敌意图吞并大梁江山,而后如?何挫败,又如?何助弑父的永圣帝夺位。
桩桩件件骇人听闻,令人发指。
“老师!”卢秉文震颤不已,“您写这个做什么!”
“隔墙有?耳,”谢泓头也不抬,低沉的声音在偌大的厅堂回转,“昧着良心的事已经做了,可?我始终没有?勇气披露这一切,便只有?一笔一画写下?来,以待来日。”
书就,谢泓终于?抬眸看向卢秉文——
“中书省这几个,唯有?你老家不在洛都,”谢泓殷切地看向卢秉文,岁月在他眼角留下?痕迹,眼中那抹希冀却不减分毫,“卧云,你敢不敢带着这份东西走?”
“老,老师!”卢秉文跪下?。
“洛都的天刚变过,”谢泓伸手?去?扶他,“可?我有?预感,大梁的天马上就要变了。”
“老师——”卢秉文抬眸,眼中已含热泪。
“卧云,”谢泓一字一顿,“你可?愿意?”
……师,这么明晃晃地带出去?不安全,”良久,卢秉文坚定答道?:“容学生掩饰一番。”
谢泓仿佛遗愿了却,起身向卢秉文深深一躬,“请受谢泓一拜!”
——
卢秉武说完这一切,卢秉文激动难以自抑又昏死过去?,这些话他憋在心里实在太久,作为学生,卢秉文不愿恩师遭世人辱骂,何况今日带这份诏书前来的又正?是他的亲儿子。
他如?何忍心?
可?罪己书字字句句又是铁证,谢泓有?负高祖所托,有?负大梁臣民,卢秉文选择隐瞒一切,却始终良心难安,所有?情绪终于?在见到谢元贞的那一刻轰然崩塌,所以他一醒来便义无反顾要以死谢罪。
可?谢元贞对这一切坦然接受,他没想过要替先君隐瞒,即便先君有?罪,即便先君受世人景仰已久。
“令兄这究竟是病还是伤?”谢元贞站在院中,终究是谢家人对不住他,谢元贞身为人子,同样心有?愧疚。
“中书谢泓统管京师巡防,谢泓让兄长扮作侍卫模样,假借追胥之名?,本已经送他到西城门口,”卢秉武扶手?攥拳,彼时?兄长倒在家门口的惨状他历历在目,回忆起来皆是痛苦,“可?突然有?一批大内羽林郎赶来,说大内遭窃,急令京师府尹立刻严查各城门关卡,务必抓住盗贼,就在这个当口,他们偷偷换走了原先那支出城队伍中的兄长。”
“羽林郎,”赫连诚垂眸思忖,“那是慕容裕?”
“他们抓兄长回大内,却没有?交与永圣帝裁决,而是径直带入了暴室,”卢秉武摇头,不敢确定,且依他们隐秘的行事作风也不大像,“不过审他的人正?是永圣帝身边的郑蕃。”
赫连诚与谢元贞对视。
“那么令兄如?今这样,”谢元贞犹豫道?:“便是大内审问?时?受的伤?”
“郑蕃原打算杀了兄长,”其实关于?这点,卢秉武始终没想通,“可?似乎是绞杀他的寺人手?下?留情,不仅如?此?,还瞒过郑蕃,事后又偷偷将人放了出来。”
暴室的寺人只管行刑,便是卢秉文不该杀,东窗事发也怪罪不到他的头上,谢元贞略思忖,又问?:“令兄可?记得那寺人的模样?”
“兄长只模糊记起那人年纪比郑蕃要大,”卢秉武摇头,“中书省虽在大内,兄长却无心职责之外,他也不擅于?同这些寺人打交道?。且他刚回来时?早已神志不清,更说不了话,后来慢慢恢复记忆,能想起一个郑蕃已实属勉强。”
“你怀疑是韩寺人?”赫连诚忽然问?谢元贞。
“可?韩寺人已死,”谢元贞喃喃,随即躬身又道?:“罢了,今日周折实非我与扶危所愿,只是诏书我一定要带走。”
“兄长不愿交出罪己书,无非是不愿恩师遭世人唾弃,”卢秉武倒不是不愿意,只是他由兄长口中得知?谢泓待人接物之风,对谢元贞的做法实在感到不解,“你身为他的亲儿子,难道?——”
难道?反而甘愿世人重新审判中书谢泓,重新审判洛都谢氏?
“你方才也说了这是先君遗愿,”谢元贞侃然正?色,斩钉截铁,“是功是过该由史书后人评定,我能藏一时?,我却藏不了一辈子。”
“可?谢泓罪名?一旦昭告天下?,”卢秉武向前踏出一步,紧追不舍,“你以为你还能独善其身?”
“令兄若是想要独善其身,”谢元贞接过赫连诚手?中诏书,与卷轴重归一体,“当年又何以会?答应先君所求?”
工州渡口,赫连诚望着谢元贞的脸,心中感慨万千,似乎在谢元贞的身上,有?某处正?在悄然转变,他强打起精神,笑道?:“这下?你是真上船吧?”
“扶危无恙,”一切尽在不言中,谢元贞点头,“季欢也可?安心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