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师爷也不耐烦再继续装傻,而是直接道。
闻言,郑海的眼神立时一亮,原本无悲无喜,宛如古井一般的眸中,陡然有了一丝情绪与一抹神采:
“确是此事!
此事……齐师爷可有向卢大人提过?”
郑海的话里行间,隐隐带着些许急切与期许。
然而,齐师爷闻言,却是又暗道了声:
晦气!
径直冲着郑海摆了摆手:
“这事,你往后莫要再提了。
大人将这事,可否了!”
郑海闻言一怔,眸中掠过一抹茫然与失望:
“为何?
倭寇长期为祸我闽海一带的百姓,严重影响地方经济与地方治安,卢大人就不想着管一管么?”
合着成天就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是吧?
叫他为百姓做些事,便是推三阻四,千难万难?
昏官!
郑海于心中啐了一口,暗自唾弃卢元旺这个贪官。
显然,他并不愿意就这么放弃。
不待齐师爷开口,郑海便又道:
“齐师爷,你没和大人说清楚么?
清除倭寇,不必他废一兵一卒,也无需他花销什么,饷银都无需他发。
只要卢大人首肯,这些,郑某都会想法子解决。
郑某一力承担。
必会带领着弟兄们,荡平那些倭寇!”
话到最后,郑海的牙关紧咬,不由带上了些许咬牙切齿的意味。
眼眸中,掠过一抹滔天恨意。
他与这些倭寇,有着深仇大恨、此仇不共戴天!
这些倭寇,更是为祸一方。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令得本就困苦的闽海百姓、渔民们的日子越发难捱。
他的队伍之中,其中不少人、以及家人,就曾被这倭寇所害。
可以说,是和这些倭寇,有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所以,无论是郑海本人、还是他的手下兄弟们,都是极力主张铲除倭寇的。
实在是不能再坐视倭寇为祸闽海了。
长此以往,后果不堪想象!
然而,不同于郑海的急切与积极,齐师爷却很是漠然。
甚至,闻得郑海的话,齐师爷还十分不耐:
“都叫你莫要再提此事了!
大人说了,此事休要再提!
懂不懂什么叫做休要再提?”
齐师爷很恼火。
而他之所以会这般不恼、这般恼火,乃是因为,之前,他替郑海捎了这口信,提及此事,才一开口,还没有说上几句,便被总督大人,给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末了,总督大人还说,叫他以后少管闲事。
这茬,他原本已经忘了。
偏偏,这个郑海哪壶不开提哪壶。
偏又叫他想起这不甚美好的旧事。
齐师爷怎能不恼?
而被齐师爷如此老大不客气的板着脸喝问,郑海却是明显怔了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