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大哥你说的。
什么说得过、说不过的?
我这不是说得句句在理,没有半句胡言,大哥才会心服的么?”
若是他大放厥词,说的话都不在点子上,大哥此刻,只怕早就掀了桌子,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数典忘祖,忘了家仇,竟要让他去投靠朝廷云云。
大哥这个时候,还没有掀桌子,怒斥他,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因为,他说的句句在理,令大哥辩无可辩么?
闻言,海铮再次失笑,话里行间,带着无奈与宠溺:
“你这小子……
罢罢罢,我是说不过你!”
感受到大哥话语中的宠溺,迎上海铮那俨然有些无可奈何的眸子,小安子则是扬唇一笑:
“既然大哥说不过我,那便听弟弟的吧。
大哥,你便带着你手底下的弟兄们,去投了朝廷吧!”
闻言,海铮面上的笑意一敛,宠溺之色尽消,皱起眉头,似有不耐:
“钊儿,你怎的又提这茬?”
海铮一边这般嘀咕着,一边露出一副“又提这事,钊儿,你究竟烦不烦啊?怎么老提这事”的表情。
见状,小安子又无奈,又好笑,禁不住摇了摇头。
却还是板起脸来,正色道:
“大哥,你觉得我这个做弟弟的,会害你么?
你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我就算是害谁,也绝不会害你的啊。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
话到这里,小安子彻底一改之前的调笑,一张清秀白皙的面庞,越发板起,显然越发严肃且认真:
“大哥,相信啊!
投靠朝廷,寻求朝廷招安,这是你和你手底下的兄弟唯一的出路和机会。
大哥,你可千万要把握住啊。”
小安子再次苦口婆心的劝道。
思及陛下今夜讲的那些话,小安子试图劝服大哥海铮投靠朝廷的心,愈加迫切。
恨不得他大哥马上点头同意,然后,他就立刻带着大哥去见陛下和娘娘。
如此,他大哥才能够有一条出路和生机。
否则……
不同于小安子的急切,海铮本人,对于投靠朝廷之事,却明显很是犹豫。
确切地说,他心中仍为此而犹豫:
“这事儿……容我想想。
兹事体大!以后再说吧。”
海铮摆了摆手道。
毕竟,心中的偏见和执念,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
虽然,经由小安子这么一分析、一提点,海铮也觉得,当日他听到的“密语”,似乎有诈,做不得数。
不过,叫他就此放下多年来,对朝廷的仇恨与偏见,这也很难。
对于朝廷,他还是无法信任。
更不会、也不想投靠朝廷,受朝廷招安。
为今,他还是只想静观其变,走一步、看一步。
游走在卢元旺这个闽海总督和朝廷之间,在边远地带的夹缝中,求生存。
见他如此,小安子就窥出了他心中所想,不由得大急。
直急得直跺脚:
“大哥,你要早做决断!
千万要早做决断啊!”
然而,任凭小安子如何急得跳脚,海铮依旧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