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可叫他们返回家中,好好过他们的小日子。”
李元珩想也不想,便直接道。
早先,他便已经考虑过这一问题了,并早已对此事,有了决断。
是以,这会儿,海铮问起,帝王答的也是毫不迟疑。
而闻得帝王的话,海铮明显一喜,当即叩首:
“谢主隆恩!
草民代那些想归家的兄弟们,多谢陛下体恤!”
海铮这个头,磕的可是真心实意。
说实话,他是真没想到,陛下会答得这般爽快。
且,还能如此体恤民情,为民着想。
由此可见,陛下之豁达圣明,远超他之想象。
钊弟说的没错,陛下果然是位仁义的明君!
此时此刻,海铮对李元珩的崇敬,简直溢于言表。
李元珩自也是感受到了。
他微一勾唇,身受了海铮这一叩首,又道:
“当然,想要参军入伍的,自也可以参军入伍。
以后,你们便是闽海这边的水师之中的一员。”
话到这里,李元珩话锋一顿,目光沉沉的望向海铮,这才陡然沉声道:
“海铮听令——”
闻言,犹跪在地上的海铮怔了怔,复而躬了躬身:
“草民海铮听凭陛下示下!”
将海铮的恭顺与实打实的恭敬,尽数瞧在眼里,李元珩满意的暗自一点头,继而肃声道:
“即日起,令海铮为闽海水师千户,尔麾下之兄弟,尽数编入尔之麾下为兵士。”
这也是李元珩与宁雨菡讨论、想好的事儿。
贸贸然将海铮和他的手下兄弟们,直接编入末个军中,突然空降,反而不妥。
无论是海铮与他的手下,还是军中原有的将领与兵士,都会感到不适应。
搞不好,双方还会生出嫌隙,引起不少摩擦。
而海铮,又不是个吴下阿蒙,以他的能力,长期屈居人下,到底屈才,且,还容易引起上峰的忌惮。
如此,倒不如以海铮为千户,将他与他的手下兄弟,直接编入一个队伍,单另成一组。
这般倒是更便利些。
就像雨菡说的,更有利于发挥海铮及其手下兄弟们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就很好。
皇帝陛下觉得这个决断甚好,而海铮在闻得陛下这个旨意之后,却明显有些傻眼。
不止是他,就连跪在一旁,一向心思活络的褚秋生,也同样有些傻眼、有些回不过神来。
显然,是并没有料到,皇帝陛下会下这般旨意。
“陛下,这……”
回过神来的海铮,与褚秋生彼此对视一眼,正欲张口说些什么,却被李元珩给一把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