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这大臣不由一怔,原本即将冲口而出的话,也就此卡在喉咙管里头,半晌梗不出来一个字。
这……
他怎么忘了,如今的二圣之一——
皇后娘娘,也是个女子啊!
他这番话,若是一出口,不肖旁人多说,只怕,也是会第一时间,被皇后娘娘给怼得狗血喷头。
何况……
这大臣,虽然各种鄙夷、瞧不起女子,只觉得女子皆是无知妇孺。
就像他张口便要说的,女子皆是头发长,见识短。
可是,乍一瞧见皇后娘娘,这大臣还是不由得一噎:
虽然不想承认,可他却也不得不承认,女子也不都是头发长、见识短,无甚才能之人。
旁的不说,就拿这位与陛下一共临朝,共治朝纲的皇后娘娘来说——
质疑女子之才,便是在质疑皇后娘娘之才。
现如今,何人胆敢质疑和小觑皇后娘娘之才?
话又说回来了。
皇后娘娘身为女子,却不妨碍,她有才、又有能力,能够和陛下一起共治朝纲,与陛下携手,把朝廷打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那,这世间的女子呢?
可见,世界之大,也不是所有女子,都是头发长,见识短,无甚才华。
这大胤,说不得,也还有许多如皇后娘娘一般,有才华、有能力,想要报效国家的女子。
思及此,这大臣不由汗颜。
心中如此想着,这原本还想要质疑一二的大臣,便是悻悻的闭上了嘴,垂下头去,不敢再开口说话了。
其他不少大臣,和这大臣的想法与心路历程,如出一辙。
一时间,众大臣内心思各异,却都十分识相的闭上了嘴,没有提出任何质疑与反对。
最终,在一阵阵“陛下圣明”之声中,李元珩所下旨意,就此尘埃落定。
很快,这些旨意,便被广而告之,通报全国。
而闻得当今颁下这些旨意,百姓们——
尤其是那些有才有识,只是苦于得不到机会,报效无门的贫寒子弟,自是欣喜万分。
一个个,俱都摩拳擦掌,铆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
而如英娘那般心有沟壑的女子,也是欣喜不已。
朝廷要建立女子书院了,她们也可以上学、也可以成为正儿八经的学子。
而且,陛下,还下旨,唯才是用,不分男女、不问出身。
这也就是说,往日,注定一生报国无门的她们,往后也有能够报效国家、一展她们的抱负的机会了。
太好了!
实在是太好了!
而李元珩的这一旨意,也成为了未来很长一阵子,百姓们的最大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