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立刻放了茶碗,催促兰香去御膳房:“去点几道皇上爱吃的菜肴。”
兰香笑着领命而去。
姜韶华继承了太和帝的皇位,也承担起了照顾平王孝敬李太后郑太皇太后的责任。便是后宫里的一众太妃们,衣食用度也一如往常,从未克扣过。
姜韶华自己的衣食其实并不太讲究,以宫中规制来说十分简朴随意。
只从这一点来说,姜韶华真得很了不起。
李太后早将以前的恩怨抛诸脑后,如今对姜韶华鼎力支持,从不添乱。
姜韶华在宁安宫用膳,可比景阳宫对着难缠蛮横的郑太皇太后要自在多了。
李太后一不问朝廷二不管政事,顶多偶尔提一提李家,连为李家人谋官都谨慎小心。
今日姜韶华一来,李太后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檄文的事,交给董尚书可妥当?”
姜韶华微笑道:“伯母放心,董尚书博学多才,办差利落,妥当得很。”
顿了顿又道:“安国公亲自写了一份父子诀别书,呈进宫来。伯母可要看上一看?”
李太后眼睛一亮:“看看也无妨。”
姜韶华以目光示意,陈舍人笑吟吟地上前,将书信呈到李太后面前。
添堵
安国公年轻时也是文武双全的风流人物,这一封父子诀别书,写得酣畅淋漓,将逆子郑宸骂得猪狗不如人神共愤。
李太后扬起嘴角,无声又畅快地笑了起来。
父子相残这样的好戏,实在精彩。
真不知郑太皇太后看到这封诀别书,会是什么心情。
“这封诀别书,已经送去礼部,留待一同刊印。”姜韶华微笑道:“伯母现在看到的,是陈舍人临摹的一份,另外一份,已经送去景阳宫了。”
李太后嘴角上扬的弧度更高了一些,口中却叹道:“太皇太后一把年岁了,又格外在意娘家。偏生郑家一直不消停,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可别将太皇太后气出个好歹来。”
气死那个老虔婆才解气哪!
姜韶华也叹了一声:“祖母心高气重,少不得要生一回气。我没去景阳宫,是怕祖母颜面下不来。等过个两三日,祖母气头过了,我再去安慰祖母。”
别啊!就得趁着新鲜热乎的时候去给老虔婆添堵才对啊!
李太后目光一闪:“你身怀六甲,又要操心政务,哪有这个闲空。反正哀家闲空多得很,明日哀家去景阳宫安慰安慰太皇太后。”
姜韶华欣然应道:“那就辛苦伯母了。”
李太后闲来无事,和郑太皇太后斗法,也算为她这个天子分忧了。
这份人人情,当然要记下,且都记在李家头上。
……
李太后心情大好,一夜睡得安稳。第二日一早,便穿戴整齐,在宫人内侍的簇拥下去景阳宫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