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现在坚信中国人根本造不出芯片,有事没事在公司内部还会拿民工磨芯片来当一个笑话说。
至于打压?
既然根本造不出来,还打压什么?
就连紫金科技的南总工带团前往德州仪器总部参观,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甚至还在笑,认为这个代表团肯定是去采购的,不知这次又要把什么东西磨掉,冒充自己生产的了。
就在这里,南总工遇到了在这里工作的张工,他本是南京人,心系家国。
他热情的接待了南总工,南总工对技术一片赤诚,真诚地感慨国内与德州技术差距起码有二十年。
张工深感痛心。
就这样,德州仪器总部接待了一个考察团后,有一个研发工程师辞职了。
安夏亲自在公司门口迎接:“张工,您好,欢迎回国。”
清君侧,诛李俏!
张工愿意回国工作,这是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他还没想好要去哪里。
南总工不仅诚实,而且还谦虚,或者说有点谦虚过度。
让张工的心里对国内光刻机的预期特别特别凄惨,就比拿着放大镜蹲在太阳底下烧硅片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张工习惯到了一个地方,就要买一份当地的报纸看看,了解一下当地的一些信息,这个习惯让他成功避开了各种当地武装份子叛乱、抢劫横行地区……现在,他看见了陈教授的故事。
由于陈教授已经进去了,被捂嘴很久的媒体抢不着头条,至少可以抢深度和广度,其中有一篇报道,被张工看到了。
那篇报道夹带了撰写者本人的大量私货,标题是《举报中芯一号是祸还是福?》
前面引用了杨记者亲自采访、调查得来的信息,后面对此事展开评论。
“这件事,我对所谓的举报人和某报的同行不敢苛同。你们太着急了!
就算代码是偷来的又怎么样?
斯里兰卡偷红茶、英国偷瓷器、罗马偷蚕种,偷先进技术怎么了?
就算陈教授失败了,他也能对国外公司起到震撼作用,让国外公司误以为我国已经研发并有能力制造最先进的芯片,这样我们就可以买到最先进的光刻机,根本就不用担心别人不肯卖。
举报者很明显是红眼病,我国自古以来就不缺眼红别人赚钱的人,他们笑人无,恨人有,有他们在,这个社会迟早要被搞乱……”
张工不知道这份报纸就是一份不疼不痒的小报,他只知道这是一份公开发售、在机场都能买到的报纸。
在美国期间,他没少听当局对于中国新闻管制的故事。
既然能通过审查,就说明这个论点是受到大众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