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大的过程中,张环的主职是乞丐,另兼小偷,一次惹上了当地的帮派,受到头儿的赏识,就专职成为了混混。然后一步一步地,从调戏小寡妇到捉弄某帮帮主,他渐渐走入了名为江湖的一滩浑水。
如今他身居高位,衣锦还乡,南下的时候免不得想起顺路拜祭。
入暗卫的时候雍王爷请人给他算过命,据说那人是半仙一样的人物,十卦九灵。张环起了倔劲,谁说自己注定是‘背井离乡’之命?自己就荣归故里给他看看!
赌上盗圣的尊严!
十几年过去,街道并没有变化多少,张环难免触景生情,将同行的酉戊骗去买醉。
不料那小子居然狂暴起来,将张环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伤春悲秋之感败得一干二净,砸了酒店不说,还偷吃了祭祀用的牺牲。
“临走前官家不是叮嘱过必须听从我的指挥吗?!”
酉戊愣愣地看着他,吐出鸡骨头:“你没说不准吃啊……”
“……”张环扭头不去看他,注视着那个小土坡。
墓碑上的字体依旧扭曲得令人不想看第二眼。
张环震惊地发现周围父母的坟有人祭拜的痕迹,烧了一半的黄纸湿湿的,想来是烧起来之后下了雨才保存下来。
当年立碑的时候张环并不会写父母的名字,自己那些无甚交往的远房亲戚找到自己的可能微乎其微,那么,会是自己的弟弟吗?
张环其实是个很冷漠的人,内心的惊喜远远不如试图躲避的愧疚强烈。
如果不是自己比弟弟健康强壮,首先被遗弃的会是自己。
庆幸?是的,只有活下来才有愧疚的机会。
即使有了准备,张环还是难以形容真正被弟弟找上门时的心情。
对方的态度也很理智,没有强烈地谴责不公待遇,也没有双目含泪无语凝噎,兄弟重逢的场面,竟只是问了姓名,确认没有认错,互相打量了一番,就进入正题。
张环自知亏欠,听到他开价不高,只是让自己旁观,消极办事,也具没怎么还价,当场答应了。说服酉戊很简单,一顿全肉宴加上入画的劝诱,他欢天喜地地住进了狗熊窝里。
想成为兢兢业业的臣子很难,当个甩手掌柜却十分简单。
住在粮仓里,饭食酒水一应俱全,张环几乎是醉了醒醒了又醉,就这么等到小瓶子找上门来。
张环也算是小瓶子的半个师父,一听脚步就知道收拾烂摊子的人来了。
小瓶子很忙,只见过自己一面,连过得怎样的话都没说,倒是小王爷,有事没事就往粮仓里跑,打搅自己的闲逸生活。
前几次都是或明或暗的打探,唯独这次,小王爷脸上满是焦急,语气惶恐。
小瓶子的轻功是自己教的,武艺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中磨砺出来的,苗寨周围的林子并没有像武林世家的宝库那样暗合八卦迷阵,怎么能困得住他?
张环本是不信,但耐不住小王爷以自身安危作筹码的威胁,还是决定出门查探。
在他即将迈出门槛的瞬间,他听到那个装作哑仆的弟弟第一次在入苗寨之后开口:“你又要抛下我么?!”
“不,我把小王爷压在这,去去就回。”
张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小王爷最后那句话说服。
小瓶子只有一个,他的弟弟也没有多余的当备份。
眼前有血缘关系的弟弟早已不是当初脸色苍白虚弱地躺在床上的孩子了。他作为要求自己还债的陌生人出现,张环无法得知他是否和叛乱有关,更不知道他有什么目的,仅仅是出于让良心免于愧疚使自己后半辈子过得了无牵挂才不问缘由答应合作的。
也许除了愧疚,里面还有对记忆里的那个弟弟的缅怀。
对小王爷来说,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小罐子小坛子都不能和真实存在的小瓶子相比。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无论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的弟弟最后能不能原谅自己,他都不再是那个单纯软弱需要自己照顾的弟弟了。再说,既然被抛弃的人都将怨恨转化为实际利益,自己为什么还要执着于那点可怜的愧疚?
潇洒再一次战胜了颓废。
甩开消极怠工的情绪,张环轻而易举地在丛林里找到了人为的痕迹。
沿着小瓶子开出的小小道路,张环并没有遇到太多麻烦,除了被成群的飞蚂蝗缓和被吸成干尸的马匹恶心了一下。
在河流附近,张环发现搏斗的痕迹:几撮兽毛,树干上的抓痕,以及地上近二十寸的猫科动物脚印。
“豹子的爪子小,应该是老虎的。”
听完张环的描述,熟悉同类品种的酉戊很快就判断出来。
好不容易被入画按坐下的赵允让又跳了起来:“我关心的不是这个!小瓶子到底有没有危险?”
刚才阻拦张环的时候出过声,那个弟弟也就懒得掩饰了:“实际上你应该关心,如果是豹子,周平就算跳到树上也得被咬死。真可惜……”
“你少说几句,”入画拉了相好的一下,“没人当你是哑巴。”
“正因为没人当我是哑巴我才要说,而且,我说的句句是实话。对不对,哥哥?”
张环不给面子道:“我讨厌说实话。”
在张狐狸离开的时候赵允让已经从入画的嘴里得知了部分实情,虽然心中对这对兄弟的互动百般困惑,但眼下小瓶子的安危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你们打算聊到什么时候?还救不救人了?”
入画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道:“大晚上的入林子十分危险,而且现场只有打斗痕迹,并没有血迹或小瓶子的身体碎片,所以,小瓶子暂时还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