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胜为将多年不能不说燕王的称王对他的诱惑力非常巨大但是考虑到自身的实力不足以及蒙恬强大的北疆军近在咫尺辛胜并不敢冒然称王只是表面上接受了扶苏广阳侯的封号实际上却拥兵自重未听任何一方号令!
而坐拥赵地的武臣自陈余十万兵灭于井陉李良五万兵降于壶关后已是将不满数十兵不过十万形势岌岌可危。所以面对黑衫军强大军事威胁的武臣只能拼命在赵地征集兵力希望能够与黑衫军奋死一搏。
而蒙恬则领精兵二万余、降兵三万屯兵井陉口由于辛胜态度不明一时却也不敢冒然南下否则辛胜一旦袭其后大势危矣。而蒙毅、李信则领新秦军二十万并李良五万降兵屯兵壶口关只待缓过一口气来不管蒙恬部届时能不能南下便要以优势兵力直捣邯郸取下武臣级。
一时间燕赵之地虽然表面上宁静无比实际里却是暗潮汹涌直待某根导火索一引燃便随时可能爆大战!
燕地蓟城。
原燕王宫内灯火辉煌宫侍、甲兵流不息显得十分热闹。原本驻地蓟城、一点也不敢有所出格的辛胜自平定张啸、何其叛乱以来见得天下大乱。秦令不能下达便大摇大摆地住进了燕王宫。现在除了没有那个名号以外辛胜倒也和真的燕王没有多少差别了。
此时燕宫原议事殿内辛胜和其子辛哲正在接见武臣派来的密使——庄周。
庄周奉上一份礼单恭敬地道:“我主赵王久幕将军英名今日遣某前来特有一份薄礼送上请辛将军过目!”辛胜接过礼单眼睛略略一瞄。便被吓了一跳只见礼单上写道:金万斤珍珠千颗上好毛皮千张白璧十对其它珍宝古玩三箱。
辛胜有些吃惊道:“你主赵王送我如此厚礼这是何意?”庄周恭敬地道:“我主闻听将军平定燕地十分欣慕又曾闻燕地百姓、贵族皆愿奉将军为燕王深以为然。所以遣臣奉上区区薄礼。以祝辛将军早登王位!”
辛胜闻言笑道:“多谢赵王厚爱了。只是辛某已经六旬有余乃垂暮之人如何还敢图此王位。况且某刚刚接受新秦广阳侯封号。怎能背反!还请先生将礼物带回否则万一被我主陛下知晓。辛某其罪不小!”
庄周闻言大笑道:“将军何其不智也!”辛胜奇道:“某有何不智?”
庄周款款而谈道:“如今天下崩乱六国复起秦已无力控制关东。将军扫平燕地燕民归心。正可籍势称王以图霸业怎可受一新秦区区侯爵之位而自满!?将军仍明理之人怎能看不清此点!”
辛胜闻言也笑道:“先生所言差矣。王位虽好。却非谁都可得!我若称帝一则为秦旧将有反叛之嫌二则蒙恬北疆黑衫军正屯兵u西闻我自立为王必然兴兵来取岂非自取其祸!”
庄周闻言却道:“将军所言差矣!秦国暴虐天下百姓皆怨其久矣将军反之正可顺应民心得万民称赞何来反叛之嫌。而蒙恬黑衫军不足为虑将军拥精锐之兵十数万我王手中亦还有精兵十余万若南北夹击之蒙恬也未必可胜。所以只要将军称王我主愿与将军结盟一同对付蒙恬取山西之地均分之!将军以为如何?”
辛胜这才恍然大悟:“这庄周绕来周去就是想利用自己称王的来了诱自己称王。这样一来蒙恬肯定要分兵攻打自己而赵国则压力大减说不定能从覆灭的边缘缓过劲来!”想了想辛胜觉得庄周的这个提议还是有诱惑力的:先那么贵重的礼物对于贪穷的燕地来说几乎可相当于十数万大军半年地军费;其次自己早就想称王但却惧怕蒙恬军攻之可如今武臣自愿与我结盟这样两军一旦结盟也未必便怕了蒙恬;再次就是山西之地颇有钱粮且易守难攻若能均分之也是美事一桩。
辛胜考虑了一下对庄周道:“先生暂且请回容某考虑数日再回复先生!”庄周见辛胜心动不禁大喜恭敬地道:“那庄某就一心等候将军的好消息!”
“来人为庄先生安排好住处好生款待!”辛胜也十分客气。“喏!”有亲兵应了声将庄周带了下去。
庄周走后辛哲便问辛胜道:“父亲庄周之意颇有道理您意下如何?”
辛胜有些犹豫道:“称王称帝何人不想!?只是如果没有那个实力没有那个福气的话纯粹是自寻死路。而且为父还有几个顾忌啊!”“噢父亲还有何顾忌?”辛哲有些奇怪。
“第一、蒙恬黑衫军乃是横扫匈奴的劲旅为真正的关中精锐而我燕兵多为本地土兵战力远不如其。便有武臣为盟友南北呼应可是要想战胜蒙恬、蒙毅、李信三人也是殊为困难一个不好称王未成反而会丢了性命。
第二、扶苏之才为父身为秦将心中自然有素可以说当世几乎无人是他的敌手所以前番我才接受其广阳侯的封号。如果他能尽快平定关中、腾出手来便是我和武臣联手击败了蒙恬等人恐怕也难以在他的全力反扑之下取胜。
有此两点大患为父故而难以取舍啊!”
辛哲年约四旬当年也是见过扶苏几次知道扶苏的精明与可怕之处。一时也有些犹豫想了想道:“只是父亲若现在不称王一旦蒙恬等人平定赵地您再想称王也是再没有机会了!”辛胜苦笑道:“所以为父烦恼啊!”
就在此时忽然间有一亲兵急匆匆入内道:“启禀将军宫外有一新秦军使者求见!”“噢?”辛胜愣了愣问道:“是何人派来?”
“不太清楚!”
“请他进来吧!”
“喏!”
亲兵去了。辛哲道:“父亲新秦军方面也派来使者来意如何?”辛胜笑道:“来意可想而知待会静观其变即可。如无我点头你勿要插话!”“是父亲!”
不一会儿有一使者随亲兵入内。辛胜细细地打量了一下:此人三旬左右身材削瘦脸庞清减但是一双眼睛显得深沉而睿智。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的有风度学者风度。
“本使蒯通拜见辛将军!”使者施了一礼。
“什么。你是蒯通!?”辛胜有些愕然:“你不是武臣地手下吗?怎么变成了新秦军的使者?”
蒯通者范阳人也。自幼聪慧为当世难得之辩才!武臣在赵地起兵后他欣然投奔以三寸不难之舌说降赵境城池三十余座。可谓劳苦功高。只可惜武臣此人乃是一武夫手下也是武夫居多对蒯通这个文臣一向都不大看得起。即便他的功劳很大。武臣自立为赵王后仅封蒯通为御史左承职位远在陈余、张耳、李良等之下。自此蒯通已认清武臣非是明主再不肯为武臣多出一谋而且有另投明主之心。李良与蒯通乃是旧友李良降新秦后便秘密写信于蒯通相召蒯通此时见天下情势与扶苏大为有利使欣然弃了武臣来投新秦。蒙毅、李信等与蒯通相谈后深服其才便将他推荐给了蒙恬。蒙恬此时正好想遣使说服辛胜归降蒯通见这是立功的好机会便自动请缨请来说降辛胜!
蒯通见辛胜问起笑道:“武臣乃一匹夫耳不识人才迟早必会我主所擒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我自然弃之另投明主。这又何奇之有!?”
辛胜愕然不禁对武臣地评价又降了一个档次笑道:“那蒯先生此次是奉何人之命前来?有何贵干?”
蒯通单刀直入道:“我奉蒙恬大将军命前来要求将军交由兵权归蒙大将军节制!”辛胜显然没想到蒯通如此爽快愣了愣斟酌了一下才道:“辛某血战平燕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何刚刚接受朝庭封号便要夺我兵权?”
蒯通笑道:“辛将军是聪明人那蒯某也不绕圈子。敢问辛将军自问比之蒙大将军、李大将军如何?”“颇不如也!”辛胜却也不是那种自大之人。
“那将军之才比之陛下如何?”蒯通又问。“那也是不可相比昔年陛下纵横关东用兵如神可与王翦老将军相比虽古之名将亦不过如此!”辛胜说的倒也老实。
“那好既然将军明白自己有多大本领那为什么还有称王之心!?常言道:人要有自知之明若将军自知不可为而为之恐怕来日会祸及子孙!”蒯通细说利害。
辛胜老脸一红强辩道:“谁说某有称王之心!?这纯粹都是市井流言某绝无此意!”“将军言不符实!如果将军没有称王之心这燕国王宫又岂是将军之地位可居之所!?”蒯通是闻名天下的辩材辛胜想蒙过他那是想都没想。
果然辛胜一时语塞无话可说。
蒯通见状暗喜放缓了一下口气道:“好在现在将军并未称王事情还有可以挽救的余地。如果将军肯交出兵权归蒙大将军节制并且迁出燕王宫那么以前所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陛下都可以当做没有生过。日后辛将军仍然可以享受高官厚爵子别亦可以永享富贵如若不然恐自取夷灭九族之祸!”
辛胜闻言额头冒汗。一时有些犹豫:“这……可否容辛某考虑一下?”蒯通拙拙逼人毫不放松地道:“不行蒙大将军等着攻取赵地没有时间容辛将军考虑。如果将军现在仍难以决断地话那么蒯某还有一则消息辛将军要是聪明人的话应该知道如何选择!”说着蒯通清了清嗓子沉声道:“十数日前。函谷关守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将已经识破胡亥、赵高等人的丑恶面目率大军三十万归降。目前陛下亲率大军正直下关中以陛下在关中地民望想必旬日可定。”
蒯通地这一句话就像一把沉重地鼓槌一样重重地敲在了辛胜地心里辛胜顿时变色:没想到扶苏的动作会这么快!
蒯通见状继续道:“目前秦国百万精锐已经尽数为陛下所掌控且握有江南之民、巴蜀之粮旬日之内又可定关中可以说。天下大势已经清楚:那就是陛下必胜。辛将军请考虑清楚啊:现在交出兵权可以子子孙孙永享富贵。青史留名;如若不然子孙绝灭、永留骂名的下场可不好受啊!”
辛胜有些傻眼了:“本来想有生之年过一过帝王之瘾。看来如果自己真地要舍命赌一把的话那么必然会弄得断子绝孙的下场。扶苏旬日之内便可定关中届时又成昔年秦灭六国之势。一旦百万大军出关天下谁可争锋!?算了吧。命里无福莫强求还是安安心心当个顺臣得了!”于是辛胜换上了个笑脸道:“先生所言实是金玉良言令辛某茅塞顿开。请先生放心。某明日便交出兵权将军队交由蒙将军节制。当然也会立即搬出燕王宫。不过以前有一些不当之处还请先生在陛下和蒙大将军面前美言几句辛某绝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