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属!自己人!
于是,这三位军官也附和道:“既然请了革委会技术组、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家,那咱们就专业一点!”
其他评委相互瞅瞅。
什么意思?
这是想推翻之前的打分,重来一次?
叶满枝其实已经接受这个结果了,并不需要评委们重新打分。
而且这样做对吴峥嵘影响不好,要是让人知道他俩是两口子,那吴峥嵘很可能会被看作是以权谋私,妨碍评审正常打分。
她给吴峥嵘使个眼色,让他别管了。
然而,吴峥嵘就像没发现一样,继续顶着一张让人又爱又恨的高傲脸讲话。
“问题谁都能找出来,但提出问题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解决问题。这次参加质量评比的产品中,有好几个都是囿于行业整体技术瓶颈,才无法实现质量上的突破。这样的产品,咱们给它评个‘较差’有什么意义?能推动产品和所属行业的发展吗?”
康健特有眼色地捧哏:“那肯定是没有的。”
“嗯,”吴峥嵘微微颔首,“所以,我建议评审组可以对电视机、移频器、混响器等无法突破技术难关的产品进行一对一会诊,尽量帮助基层企业解决问题。”
评委们:“……”
他们只是被请来打分的,不是工厂的工程师和技术员。
但是,反对的话谁也说不出口。
现在提倡高校开门办学,科研单位开门办科研,要与基层单位的生产实践相结合。
他们要是拒绝这个建议,必然要违背最高指示了。
叶满枝反应极快地接话说:“大家都是电子行业的专家大拿,又红又专,要是能为我们的电视机进行一次会诊,解决我们生产一线的困难,那我们真是求之不得呢!章局,这事能行得通不?”
章局当然不会反对,“只要各位评委愿意,省局全力支持。”
“……”
沉默过后,评委们纷纷表示,愿意趁此机会为一线解决实际困难!
曙光厂三人啪啪鼓掌感谢。
一下子汇集了二十个专家,哪怕只能解决一两个小问题,也是曙光厂赚了!
与之相比,那个劳什子的“较差产品”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叶满枝安慰自己,反正不会把“较差”二字贴在电视机上出厂,差就差吧。
*
当晚回家后,叶满枝不计前嫌,十分大度地亲自下厨炒菜,犒劳了一下当了恶人的吴博士。
“今天那些评委的水平咋样?”叶满枝倒了杯小酒给他,不放心地问,“应该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吧?”
“这是电子管的通病,除非你们能转产晶体管电视机,否则评委也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叶满枝:“……”
这不是浪费我感情么。
吴峥嵘与她碰杯,把酒干了,“他们今天挑出那么多毛病,如果一个也解决不了,面子上肯定挂不住,你们厂应该能得到一些实惠。”
叶满枝也觉得曙光厂能得些好处,回到厂里以后,赶紧组织工程师们与那些专家汇合,一起对电视机进行诊断。
不过,正如吴峥嵘所说,电子管电视机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4位部队的评委,在评比工作结束后就按时归队了。
剩下的16人也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返回原单位。
最终只有无线电研究所的副所长,仍然坚守在曙光厂,帮他们重新设计了高频头。
新款高频头的体积缩小了,成本也能节省三分之一。
这对叶满枝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呀!
她其实不担心质量,毕竟整个行业都如此,尽快把成本降下来才是迫在眉睫的!
车间每天只能生产37台电视机,高频头其实可以由厂里自行生产制作。
确定新升级的高频头可行后,叶满枝派人去本省的一家军工厂学习生产工艺。
又给无线电研究所送了一面红彤彤金灿灿的锦旗,并保证一定要把孙副所长的贡献收录进曙光厂的厂志里!
其他厂领导们:“……”
曙光厂的厂志已经厚得快要塞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