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思念此时亦同样思念着她
贾宝玉话音刚落,家中人便知他痴病又犯了,贾宝玉平生最是厌恶仕途经济,见贾政门下的清客,当面倒能客客气气的,背後总得骂人一句禄蠹,一时间也没了言语。
“此言差矣。”贾宝玉的话,听在黛玉耳中,只觉好笑,黛玉自小就是林如海亲自啓蒙,後又和胤祺一道读书,黛玉与皇子阿哥受到的是同样的教育。
注意,这个皇子,并不是明朝那些“养猪”似的藩王,而是卷王康熙的儿子。
可以说,黛玉享受到了大清朝最顶级的教育资源,林如海并不止教他们读书习字,也会带着他们去民间走动,知稼穑艰难,晓民生多艰。
黛玉和胤祺这些年所见丶所学丶所知的,全不是贾宝玉这个长在锦绣富贵堆中的公子哥能比的。
“宝玉你嫌弃仕途经济,我却问你,你身上所着之衣丶桌上所食之物何来,你又凭甚能呼奴使婢?”
贾宝玉满眼失望地望着黛玉,他一见着黛玉便觉着曾经见过,总觉着他们俩该是心灵相通,却没想到听到这等庸俗这话,他拧着眉,眼含忧愁:“妹妹合该焚香弹琴,吟诗作赋才是,管他们从何而来,总不会少了我们穿用,怎地满脑子都是这些俗物。”
黛玉诧异地瞪大了眼,她管家日久,自是知晓每日里的吃喝穿用多麽抛费,从她这两日在贾府所见所闻,这般奢靡日子,却不似贾府能支撑住的,管家的王熙凤还不知费了多少心力。
然而贾家的少爷,说出的话却是如此天真。
黛玉深吸口气,深知改变不了贾宝玉的想法,没见这屋子里的贾母诸人都没说什麽,她又何必多费唇舌,她只冷着脸扭过头去,不再搭理。
王熙凤心头却是一喜,如今荣国府大大小小事物都是他们夫妻俩操持的,按说作为长房子孙,是贾府未来的当家人,奈何如今大房势微,不仅正房荣禧堂被二房住着,二房还出了个宫中的贵妃,若贾宝玉对家业也起了心思,按着老太太的偏宠和二房的势头,他们夫妻只能喝西北风去。
懵懂无知的小叔子,比精明强干不知好了多少倍。
想到这,瞧着宝玉与黛玉皆脸色不佳,王熙凤笑着嗔怪:“又在说什麽傻话,我是个没读过书的粗人,也听不懂你们四书还是五书,我只晓得牌九输不输。”
这话一出,原先紧绷的气氛瞬间笑了,满屋子的人都掌不住笑了,湘云直接倒在坠儿怀里,哎呦哎呦的让她揉着肚子,就连黛玉,也露出了笑意。
贾母略过两人争吵的话题,指着王熙凤说道:“可怜见的,管家後都没时间打牌九了,才满心满眼都是这个,今儿个我做主,松快松快。”
鸳鸯忙吩咐人找牌九,支桌子,至于贾宝玉,则被袭人好生劝着,止住了脾气,贾母见此情景,不悦地皱着眉,却想着在亲戚面前,不好再引出宝玉的痴病,只能任由袭人出这头。
“老太太,桌子摆好了。”鸳鸯笑嘻嘻地回话,好似没听见前头的唇枪舌剑一般,她扶着贾母往桌上走去,邢夫人丶王熙凤丶李纨作陪。
象牙雕成的牌九温润洁白,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贾母笑呵呵地抹了一圈,随即对着坐在一旁看牌的黛玉等人说道:“你们小孩家家的,也不用在这里陪着我,自己去玩罢。”
迎春领着妹妹们,躬身应了,便往外走去。
黛玉素来便不爱吵嚷,这屋子里热闹纷呈,她却兴致寥寥,听了贾母的话,亦行过礼後走了出去。
而贾宝玉扭过头,冲着湘云嚷道:“云妹妹,我给你去淘换个胭脂。”
湘云本就不喜贾宝玉这爱红的毛病,只不过囿于身份,无法直言,听了他这话,湘云笑着说道:“胭脂有什麽好玩的,我看池子里那片荷花开得极好,依我看不如找艘小船,去摘几朵荷花,摆盘子里也是份野趣。”
贾宝玉被接连拒绝,本来很是沮丧,听着湘云的主意後,他很快又起了兴头,拍着手说道:“这个好,我这就吩咐嬷嬷准备,古有湖心亭看雪,今有荣国府摘荷。”
“又在胡说八道了。”湘云笑不可遏。
黛玉瞧着几人说得热闹,又刚发生过争执,倒也不好直接回去,随大流走了过去。
此时荣国府尚未修建大观园,所谓赏荷的池塘,却也不大,小船下去不过刻钟便能到达另一岸,上午的日头已经逐渐烈了起来,黛玉独爱残荷的那份冷清,对于顶着大太阳摘花并无兴致,她探着身子,从池边摘下一大朵荷叶,将荷叶顶在头上,坐在廊下看着湘云一朵接一朵地摘着荷花,从池塘中不时传来爽朗地笑声。
黛玉靠着游廊而坐,偶尔拿着鱼饵往池中扔下,呼啦啦一片鱼涌上,争夺着,追逐着将鱼饵吃完,又呼啦啦地各自散开,只留下水面上的圈圈涟漪,任黛玉盯着发呆。
这荣国府中的日子,实在是过于无聊。
在家的时候,这个时辰黛玉已经安排好了家事,和胤祺一道在读书了,上午听着林如海给他们从四书五经讲到民间世情,从诗词歌赋讲到柴米油盐,等到了下午,胤祺自去找武师傅学武,从拳脚功夫到骑马射箭,样样不落,黛玉则是向特意请来的女先生学弹琴丶作画丶调香丶习字,等用过晚饭,黛玉与胤祺或各自拿本书品读,或说着白日趣事,或联诗,或下棋,总有做不完的事,说不完的话。
在林府的时候,黛玉只恨光阴太短,每日每日都是一眨眼便过去,然而到了贾家,黛玉才知道,无所事事的时候,日子能多难熬。
但黛玉不愿伤了贾母的拳拳爱女之心,刚来没两天便要回家,多少伤了外祖母颜面,黛玉蹙着眉,深深叹了口气。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黛玉不能更加想念胤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