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望着跟在身後的净虚,深恨她行事不谨慎,眉头皱得死紧,厌恶地吩咐:“快将这攀扯主子的淫尼打一顿拖出去。”
迎上来的丫鬟婆子面面相觑,不敢动手,平儿连忙上前,笑着劝道:“奶奶热了吧,茶已经泡好了,先喝口茶歇歇,如何一回来就喊打喊杀的。”
王熙凤正是心头火盛的时候,她秀眉倒竖:“你这蹄子,在这儿充什麽好人?”
平儿一怔,泪珠儿在眼中直打转,王熙凤却顾不上她,只怒喝道:“我的话你们都不听了?”随手一指:“你,过来。”
那被指中的粗使婆子一溜烟跑来,瞬间便将净虚按在地上,拿起棍子打了起来。
净虚被堵着嘴,连喊都喊不出来,王熙凤心头那团火才算撒了出来。
荣国府的喊打喊杀,仍在园子里避暑的黛玉与胤祺全然不知,将净虚送过去後,黛玉自觉已经做了一切能做的,之後事情如何发展,她并不关心,只伴随着清风明月,感受着鸟语花香,偶尔将刘姥姥召唤进来,说些新鲜事,一天天的便这麽过去了。
悠长夏日,格外漫长,园子里比京中凉快,但还是炎热,黛玉懒洋洋地靠着竹夫人,拿着本诗集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随意地打发着时间。
正在这时,雪雁禀告说胤祺来了。
黛玉低头打量,将坐皱了衣裳扯平,又拿来篦子将头发拢好,坐正身子,吩咐雪雁去请胤祺进来。
竹帘掀开,胤祺远远地站在门边,手中拿着一封未拆开的信:“妹妹,薛家的信。”
黛玉望着胤祺站得八丈远的身影,弯腰穿好鞋子,便要往那边走去。
“妹妹别过来,我一身的汗,别熏到你,这信我放你屋子里。”胤祺连忙往後退了两步,直碰到竹帘才停住。
胤祺知晓黛玉爱洁,每次找她都收拾得干净利索,但随着日子越来越热,收拾得再干净,一出门就满头满脑的都是汗,也难免会生出异味。
黛玉噗嗤笑出声来,果然停住了脚步,佯怒瞪着雪雁:“还不快有点眼力见,给五阿哥打盆水。”
雪雁立时便要过去,胤祺连忙阻止:“别,你跑来跑去的免得折腾。”
门外正好晒着一桶水,胤祺询问过後,知晓没有其他用途,也不要人服侍,就着晒热的水,拿着帕子一通擦,将头脸打理干净,趁着这个时间,黛玉已经将薛家的信拆开。
这封信不长,黛玉很快便读完,略微讶异地睁大了眼睛。
“五阿哥,”胤祺将自己打理好後,才重进黛玉的屋子,却见黛玉扬着信:“薛家那姑娘成了公主伴读。”
黛玉的语气中有着犹豫,按着薛宝钗的家世背景,就算她按照黛玉的建议搬出贾府,被选中的几率也并不大。
“薛家都成那个样子了,与局势牵扯不大,许是宫中觉着她家姑娘不错,选了进去。”胤祺漫不经心地安慰着,“按着年岁,是四妹妹?”按着规矩,选的伴读比公主得大上几岁,此时宫中年龄合适的,只有胤祺的姨母,宜妃的姐姐,郭络罗贵人所出的女儿:“若你不放心,我和四妹妹打个招呼,让她多关照几分也便罢了。”
“不是。”黛玉微微皱起眉头,漂亮的面庞上难掩愁容:“信中说是大公主的伴读。”
大公主!胤祺原本靠着引枕上的身子坐着,伸手拿起被黛玉放在炕桌上的信,从头到尾看过去,信中写得确实是大公主,而非四公主,这让胤祺也收起来随意的神色。
大公主不是康熙的亲女,是从康熙的弟弟,恭亲王常宁家抱养入宫的女儿,她生于康熙十年,薛宝钗的岁数并不适合当她伴读。
折扇一下一下的在手中敲击着,胤祺思索着宫中的用意,大公主都快到嫁人年龄了,此时再给她选伴读,是不是太晚了。
等等!原来如此!
胤祺瞬间将一切捋顺,他骤然擡起头,盯着黛玉的眼睛:“妹妹,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