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转头看向黄锦,黄锦连忙解释道:“奴没来得及细说。”
看这人都着急的来了,大有请嘉靖非要给朱福宁教训不可的架势,相当有意思。
“有何不可?”下一刻,知道朱福宁要干的事後,没错,嘉靖是这样一个态度。
“官绅勾结,强买强卖民田,与倭寇私通。这些罪名,你们告诉朕,他们该不该死?”嘉靖平静的一张脸扫视群臣,只问他们这些事该不该。
没有想到嘉靖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随着嘉靖的声音落下,一箱一箱的东西往里送。
黄锦于此时补上一句,“公主让人对了当日于乱中死于百姓之手的官员,那一位也一样不满公主行事,故而公主许他一个个的对。诸位大人想看看没有死在其中,与倭寇私通的人都还有谁吗?”
谁能想到会听到这样的内容。
本来气愤的人一时语塞。
“官逼民反,你们大概当久了官,把之前读的圣贤书都忘得一干二净,连这四个字也一并忘掉了。福宁只是在提醒你们,朕奈何不得你们,不代表天底下的人都奈何不了你们。”嘉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底下的臣子都难掩错愕。
嘉靖是默认了朱福宁的所作所为?亦或者是嘉靖授意朱福宁干的?
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後,再想发表对朱福宁不满的人,都在一时间不敢开口。
“朕的问题你们一个也没有回答。”嘉靖当然不满,一个两个的,他们着急问他,他问的有人答了吗?
第一眼,嘉靖的目光停在严嵩身上。
严嵩不敢有半分迟疑,迅速回话道:“犬子确实有奏本送回,请陛下过目。”
双手与嘉靖奉上,恭恭敬敬。
黄锦非常自觉的上前接过,送到嘉靖的手里,可嘉靖却没有接过的意思。
“上面都写了什麽?”嘉靖不看,当着衆人的面直接问。
严嵩不敢不答,“江南官绅勾结,以令民不聊生,公主为平民愤而出手以令贪官恶绅得诛。可喜可贺。而且诸王感于民生多艰,直言生为朱家子孙,当思为民谋福。故请将所受封赏之田地,上交朝廷,由朝廷做主。”
接二连三的内容相当让在场的人听得快要炸裂。
不是,大明的王爷有那麽识大体?
暂时让人想像不出!到底大明的这些王爷为什麽这样做。但这样的事绝对不会是假的。
与之而来不得不让人考虑,大明的王爷这样干了。他们怎麽办?
“皇上,夏阁老也有上书,愿意将田地上交朝廷,由朝廷处置。”
然而让他们更难想像的事,夏言这样一个已经辞官归故里的人,竟然也掺和进来了。
一时间,无数人的目光落在严嵩身上,不,应该是内阁的一衆大臣们身上。
他们,想过竟然发生这样的事吗?
“哈,这还真是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连朕都不免为之惊讶。”嘉靖相信在场这些人跟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会是真的。
无论他们到底是因为什麽样的原因把田地上交朝廷,他们做了,得利的将是朝廷。
本来派朱福宁去江南,嘉靖想,或许能让朱福宁闹出些动静,至少将江南的一些赋税收回来。
朱福宁的成果比他预想的要好太多了。
“陛下,要准吗?”黄锦于此时问上一句,讨一句准话。
“心系朝廷,体恤万民不易,何以不准?”场面上的话,谁跟谁不会说。
占了田地,当地的贪官恶绅几乎让朱福宁借民之手杀了七七八八,剩下那些,夏言都赶紧上折要将田地交上来,其他人敢不交?
朝堂的这些人也一样,浙江的官,他们家底有多少,他们各自清楚。
接下来这些家底要怎麽交上来,嘉靖等着,也愿意看着。
“现在,你们说说,福宁在江南为平民愤而令民手刃贪官恶绅,错了吗?”嘉靖心情好。
一切让江南的赋税成为他们私库的人,接下来不管朱福宁要怎麽改革,怎麽重新制作江南的规矩,都不会再有任何一个人敢同嘉靖大声说一个不字。
有钱,很快他就会有钱!
嘉靖想到这里,很难心情会不好。
“还有这些账本,是要朕仔细的查查,还是就让它们随江南的事一并也平了?”嘉靖指着摆在他们面前的箱子,再要问上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