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太确定这些事,一脸的茫然。
“是,奴一定把公主的要求传达工部,让他们研究出能打得更远的炮弹。”何公公自打黄守中和李新成都想做官治理一方去,慢慢接手朱福宁的相关事宜。
他也才知道,朱福宁连兵部那儿也管。
不对,应该说是嘉靖亲自管了兵部的事,一应武器都不经别人的手,几乎都是由东西厂和锦衣卫的人弄出来的。
正因如此,朱福宁才敢大胆出击倭国,半点不怕事。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之前让各地的人一起研究炮弹,到现在没有收获?”都说高手在民间,朱福宁相信集天下人的智慧,一定能够促进大明的科技发展。
武器一但改变,将来管你们哪一个国来,弄死他们!
朱福宁问起此事,何公公连忙答道:“有的有的,只是奴也拿不太准他们说的那些东西,人都给公主留着,就等公主回来亲自看上一眼,确定他们所谓的发明到底有用没用。”
何公公也不是什麽都会的,不会的事情绝不揽在身上。
当然,朱福宁交代他一定要重视的事,他可以不懂,却要待人以礼,万不能让人认为朱福宁喊出去的话只不过是给人听听的,实则全然没有那个心。
“好。有人拿了发明来就好。等把这边的事处理完,我们回去看看。你们这是迎我来了?”朱福宁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此时瞥过一旁的官员问这样的话。
何公公敏锐的察觉里头有事。
朱福宁问完後,本来在听何公公和朱福宁说话,对于何公公那一副哄祖宗一样的语气,其实相当不怎麽把朱福宁当回事。
一个公主,再得宠也不该到战场上来。
还说什麽要让炮弹射得更远一些,这是什麽要紧的事吗?
被无视到底的人,腰都弯了很久了,很累的。
正因如此,听到朱福宁装傻的问话,不满的人很多。
“臣等是来迎公主的。”不满是不满,面上不敢流露出来,只能堆起笑脸迎向朱福宁。
“我还以为你们是来迎他们的。”朱福宁朝後使了一个眼色,自有人押着冲到台湾岛的官一个接一个的出来。
但见此,不少人变了脸。
怎麽碰上了?
“跟你们说一件有意思的事。我这船从浙江往你们福建一过,哪怕我都到了台湾岛上,你们竟一无所觉。最最可笑的是,我在台湾岛上看到葡萄牙人,他们还拿了鞭子抽打我们的百姓,那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他们家。”朱福宁方才和何公公说话,迎她的官不乐意,此时听到朱福宁丢出来的话,心知坏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人急急忙忙往台湾岛去,我问他们岛上的事他们知道吗?他们跟我说,因为岛上的刁民不听话,所以他们才让葡萄牙人代为管教。”朱福宁继续丢出另一个让人如坐针毡的消息,无数人谴责的目光落在那些被绑的人身上。
此时这些人也相当惨。
朱福宁让人把他们推出去吹海风,那是真吹,夜里本来就冷,他们冻得瑟瑟发抖,还能活下来的人,都是撑着一口气。
可是,此时回到岸上,他们并没有感觉日子能好过,朱福宁早放了话,必不让他们好过。同时也要求他们把一系列参与的人供出来,只有这样朱福宁可能放过他们的家人。
否则,一家子都死一死,正好给无辜枉死的百姓偿命。
因此,朱福宁的话一丢出来,马上有人跪下,“公主,公主,下官也只是奉命行事,并非是下官一人的主张,请公主明察。”
不能不卖,不把幕後的人卖了,他们一家子都得死。
他可以死,家人不能跟他一起死,否则他岂不是要断子绝孙。
朱福宁愿意给人一点希望,全然是为了把幕後的人一网打尽。
“奉命行事,你奉何人的命,指出来,你们正好当面对质。”朱福宁全然不给喘口气的机会,听听她的话,她这是完全不管不顾,一力要将人扯下来。
“是他,正是他。”
指认,随朱福宁丢下让人指认对质的话,瞬间这场面就热闹了。
“你,你信口雌黄。”
手指那麽一指,谁能答应,必须否认。
朱福宁不慌不忙的道:“既然是对质,你们只管说,我都听着。”
瞬间一群朝廷命官跟斗鸡似的,你说我掺和,我死不承认。
好啊,拿证据。
朱福宁在一旁静静的看他们吵,赶来的何公公和同样生怕朱福宁有所闪失的俞大猷。。。。。。
他们算是看明白了,朱福宁别管到哪儿,哪儿也别想能太平。
但,不能说不好。
朱福宁辛苦是辛苦,也确实容易成为衆矢之的,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为了大明的百姓。
等朱福宁登上福建的海岸,朝廷那儿也收到消息,倭寇,倭寇平了,不仅倭寇平了,朱福宁还领人把倭国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