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明穿嘉靖被杀时 > 第146章 回你的王府呆着 孺子不可教也(第1页)

第146章 回你的王府呆着 孺子不可教也(第1页)

第146章回你的王府呆着孺子不可教也

朱福宁听到这样的话,脸上浮现笑意道:“裕王兄,我都是跟父皇学的?”

没错,朱福宁这句话等同于在告诉裕王,她都是跟嘉靖学的,想让她改之前,有本事裕王跟嘉靖说去,但凡只要嘉靖认为朱福宁需要改,好的,朱福宁改就是。

要不然,等裕王什麽时候坐上皇位,到时候再跟朱福宁说,让她好好改改。

裕王已然发现,朱福宁很懂得狐假虎威。

嘉靖的是非对错,完全不是裕王可以置喙。

他能说朱福宁,但只要朱福宁把嘉靖扯出来,他就没有任何办法再说什麽。

一时之间,裕王不悦的抿住唇,朱福宁还是一样的可恶,半点面子都不给他留。

亏得朱福宁不知道裕王的想法,否则定要提醒他一句。

面子这个东西,从来不是别人能给的,而是靠自己挣的。

朱福宁该教的教完,接下来就不太管裕王了,每回议事朱福宁也都没有多嘴,该怎麽议,该怎麽定,其实嘉靖早心里有数,她不过顺着嘉靖的心思说出口。

派去北边安抚百姓,也就是避免官员再让百姓所杀这个事,随着巡抚被杀的事传来,裕王第一个指责朱福宁道:“此事皆因你而起。”

确实是因为朱福宁而起,但这个事情大家都已经达成共同的默契,往後绝不提此事,也绝不能再对朱福宁揪着此事不放。

偏裕王一出口就是指责的话,一群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制止裕王。

“你纵民杀官,还一概不追究,以令大明天下的百姓都以为杀官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你是要乱我大明江山。”偏隔得太远,裕王在上方正坐着,气急的裕王一字一句都非常不客气,那样一句乱我大明江山的话一下来,所有人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朱福宁直接将矛盾丢出来道:“诸位大人,我乱了大明的江山?”

裕王暗忖,他都出这个头了,一定要顺势把朱福宁按老实,让她以後不再有机会管朝堂上的事。

然而第一个表态的是一向疾恶如仇的高拱,“公主言重,裕王言重。”

裕王??

瞪圆眼睛,不可置信的望向高拱,似是完全想不到高拱会是第一个背刺他的人。他不明白,这难道不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吗?

明明他们也都说,朱福宁在浙江和南京行事太过乖张,完全是让他们这些当官的再也没有活路。

裕王自问不过是将他们心中的那份对朱福宁的不满和指责说出口,为何他们没有一个人同意?

徐阶在此时也赶紧出面道:“抚民不成反而被杀,是我们挑错了人,是臣等之错。”

听到这样的话,裕王茫然之极。怎麽会是他们的错。以民杀官,这是犯上,再有错也不会是他们这些人的错。可眼下的徐阶他们为什麽要把错归于自身。

“抚人的人选,先前父皇和我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申,这样一个人关系重大,让你们想清楚再举荐,你们就举荐上来这样一个人?”朱福宁压根没有再理裕王之意,直指徐阶等人。

巡视的目光扫过内阁的一衆臣子,饶是连同严嵩在内,都不禁後退一步。

他们都明白,这件事办不好的後果很严重。

朱福宁质问并非只是质问,更可以说是顺势为之。

果不其然,下一刻,朱福宁起身背对他们,冲里面的嘉靖道:“孩儿请代父皇巡视,以平民愤,安社稷。”

高拱第一时间出列阻止道:“此事何必劳烦公主,臣等另择良人出行亦可。”

这样的话引得朱福宁一声冷哼道:“你们已然辜负父皇对你们的信任不是吗?”

并非指责,而是陈述这一个事实,叫高拱一时根本没有办法否认。

“因为对你们信任,父皇将人选交由你们来定,你们是怎麽办的差?堂堂代天子抚民之人死于百姓之手,一个安抚的人惹了民怨,不若先查查他到底为何引起民愤?”朱福宁话锋一转,想知道是不是也可以先查一查这麽一个别的人,或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可惜。

这时候张居正出列道:“臣请代天子出巡安民。”

看到张居正出列,朱福宁不可避免的想到更多。

张居正的能力自不必说的,朱福宁和嘉靖都看重,也信得过。但是,朱福宁为什麽想北上?

那不仅是为了安民,也是为了解决北境,再开互市。因而朱福宁还真是非去不可。

这一点嘉靖也是同样的意思,朱福宁非去这一趟不可。

“陛下,臣以为张大人可以担此重任。”不能把朱福宁放出去,否则他们不知道要遭受多少的损失。是以高拱不加思索的出列,非常认可张居正担此重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