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一走,何公公先有些慌了,若是草原上出现疫病,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等前线的锦衣卫们查清楚所有的情况,前线也传来一个好消息,大明军队绕後奇袭,杀俺答兵马一万,一万人头都堆在城门前警告俺答的人。
“谁领的兵?”朱福宁连忙追问,一手抢过战报,想看个仔细。
“是杨继盛杨大人。”连着月馀守城不出,还让俺答骂上门,对于大明的将士而言,这是万万不能忍的。
可是不忍怎样?
出去打,他们倒是赶紧出去。还是有人止步不出的。
一听是杨继盛的手笔,朱福宁面露笑容,“不错,是个好的开头,这戚继光还没来。”
朱福宁确实在考虑,戚继光怎麽会还没到。
结果後半夜又有捷报传来,“报,戚将军领兵奇袭,杀俺答兵马五千。俺答本欲夜袭我城,却叫戚将军领兵绕後,偷鸡不成蚀把米。”
来报信的传令官红光焕发,这是怎麽也藏不住的喜气。
好消息,好消息!
“好!”朱福宁赞许之,一天听到两个捷报,换成谁不高兴。
有这两个战报,不管是戚继光还是杨继盛,都可以顺利在北边站稳脚根,接下来的仗怎麽打,看他们的。
朱福宁高兴的露出笑容,于此时又听到有人来报,“公主,有一群流民在向我们靠近。”
好心情随这样一句话落下,荡然无存。
“有多少人?”朱福宁问。
“有近千人。”锦衣卫早已派人前去探明情况,而张居正于此时也急急忙忙行来,同朱福宁道:“公主,情况怕是比我们之前看到的还要严重,否则不会有流民集结一事。”
“点起火把,让人准备粮草,朝所有流民喊话,大明福宁公主在此,他们饿了可以过来吃饭,告诉所有人,不得对流民动手。”朱福宁对上披衣行来的张居正,并没有理会张居正,反而朝一衆锦衣卫吩咐他们办事。
负责保护朱福宁的锦衣卫听到这话微微一顿,明显没有想到朱福宁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去。”朱福宁一看对方在发呆,那不行,催促一声。
“是。”
锦衣卫们不敢怠慢,全都按朱福宁的命令行事。
一处处的火堆燃起,一口口的大锅也同样支起来。
随着火起,一阵米香飘出。
“大明福宁公主在此,奉命北上赈灾,凡有受灾之民,排起队来准备领粮食。我们已经开始煮饭,一会儿好了,保证每个人都会有份。”锦衣卫们分别朝四面八方喊出同样的话,而且是不断重复。
摸过来的流民们,并非认不出锦衣卫们的打扮,可是他们太饿了,他们顾不上抢粮是什麽样的罪名,他们只知道,再没有粮食吃,他们都会死。
为了活命,太多的人不得不铤而走险。
让他们怎麽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铤而走险也可以不是险。
黑暗中的火堆,那样一口口的锅,还有一阵阵的米香,无一不在向他们证明,并非锦衣卫在骗他们,而是真真实实的,这些人在煮饭,是要给他们吃的饭?
“都排好队,天冷,等着焦心的话,可以去附近拾些柴火过来,大家烧火取暖。”朱福宁于此时也起身,与张居正并肩而来,朱福宁看着一个个走出来的人,他们都骨瘦如柴,衣着单薄,可是他们的目光都在那一口口的锅上面。
他们很饿,很饿。
朱福宁看在眼里,却也清楚如果不是这些锦衣卫赶来,都备了些口粮,根本不可能供起这近千人的温饱。
是以,朱福宁走过去,低声与人吩咐道:“可以少,务必保证每个人都能吃到饭。”
张居正本来也想提醒朱福宁一定要小心,绝不能在心善之馀忽略人性之恶。
恶极的人,什麽样的事都能做出来,他们要有所防备,不能指望他们不多的粮食就能满足这些人的所有要求。
甚至,在可能粮食不够的情况下,还会有别的变故。
“是。”锦衣卫们应下。
朱福宁喊人去拾柴,没有人动,发现朱福宁没有让人赶他们走,他们便在火堆边上,想要再近一些时,朱福宁的视线落在何公公身上,何公公走过去道:“从现在开始,不许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