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明穿嘉靖被杀时 > 第152章 援兵到了 什麽援兵(第2页)

第152章 援兵到了 什麽援兵(第2页)

所有的行军布阵全叫俺答知道,连大炮都发不出去,直接炮弹都有问题,明摆着内奸在操作,这是要让大明朝亡,更要让无数百姓身死!

“把各城全都围起。他们下了死手,要助俺答破城一路南下,现在俺答兵退,该我们跟他们算算总账。”内部出现问题,朱福宁在不确定谁可信,谁不可信的情况下,根本不敢让各方派兵前来大同救援。

所以,朱福宁干脆弃大明军队而用,改用别人的。

蒙古已经分成各部,各自为政,各有各的汗王。

俺答算是各部中最强悍的一部,其他的汗王因为草原上的瘟疫起,到处想要搜寻治病的药,可是和大明之间的互市早已经停止,叫他们想要药草都寻不着。

这样的情况下,草原上下都急了。

俺答兵出,不仅是为了南下掠夺,也是要抢回足够的药。

瘟疫发作,这没有治病的药,简直要命。

而蒙古各部也聪明着,将消息瞒得严严实实的,要不是因为他们之中有人急于找别的法子寻药,朱福宁也不会从锦衣卫查探的消息中得到蒙古各部有异的结论。

最後朱福宁很确信一点,在里应外合的情况下,俺答南下会造成什麽样的後果?怕是大同那里想要得到援兵暂时不可能。

蒙古有需要,一应草药,朱福宁自收到消息既嗅到别的味道,火速让人赶紧将草药从各地调来。

想让蒙古其他各部愿意助她一臂之力,退俺答的兵马,好处要给出去,之後互通有无,也是要满足的。

朱福宁这十天正是出面和蒙古其他汗王达成共识,甚至还给他们出主意,教他们如何分了俺答这一部。

大明内忧外患,蒙古之内同样也有。

借刀杀人,朱福宁用得那是相当没有压力。

至于此,朱福宁解大同之危机,同时也准备收拾人了。

“锦衣卫听令,所有在你们名册之上,查有实证的官员全都拿下,一个都不许放过。”朱福宁进城,而且下令封锁城门,从现在开始,杀!

张居正等在城内,听说朱福宁领蒙古兵马过来救援,重点在于解了大同之围,稍松一口气。与之而来也意识另一个问题,朱福宁这一回怕是气得不轻。

贪赃枉法已经让朱福宁相当容不得,何况他们更是内外勾结,朱福宁一定会查到底。

不出张居正所料,朱福宁派出锦衣卫,拿下一应贪官污吏。

炮弹出问题,从根源开始查起,一应押送炮弹,和从一开始的生産,再有验收的人,锦衣卫在查案一事上完全不需要朱福宁操心,相应的证据一样样的给朱福宁送上来。

朱福宁呢,也不说给张居正看上一眼,让人直接送回北京。

嘉靖定能明白,有人是想借刀杀人,亡大明朝!

朱福宁倒想看看,嘉靖发现有人想让他这个皇帝成为亡国之君,他会如何?

死过一次的皇帝,追求长生不老,而且这些人更是在不懈努力,亡其国,还敢在弹药上动手脚,这样的人,不杀他们留着干什麽?

不出朱福宁所料,大同战场上传来的消息,一直不间断的传回北京,可是大同难,却一直没有求援,内阁大臣们都有不少在向嘉靖进言,该派人前去支援,否则大同怕是撑不住。

朱福宁能看出大同的问题,嘉靖自然也是看得分明的。

援兵,怕只怕去的不是援兵,而是直接开门把俺答放进城的人。

戚继光没有要支援,在北境的朱福宁也没有写信要支援,证明一切都在可控之下,最不适合动。

嘉靖死死的将人按下,同时也在等着朱福宁和戚继光的消息传来。

好在,捷报很快迅速传来。

大同守住了,与此同时,俺答损失惨重,被蒙古其他各部族分而食之,俺答可汗被杀。

如此变故如何不让人惊讶。

随後朱福宁的奏报算是为他们解释,到底为什麽俺答会从一开始的占尽上风,到最後却落得一个一无所有的下场。

嘉靖看完之後与黄锦道:“不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解蒙古各部之危机,借刀杀人,保我北境安宁,好,甚好。”

可以说,北境之围得解,嘉靖暗松一口气。

黄锦何尝不如此,大同的情况一传来,谁的心都提起来了,生怕戚继光守不住。

“公主也彻查了炮弹之事,皇上?”黄锦没有忘记另一回事,朱福宁送上来的可是大案,涉及之广,黄锦都不敢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