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暂时来说朱福宁得养护身体,无论外面的百姓如何视她为救苦救难的人,朱福宁也要先把身体养好。
当然,趁静养的时间,朱福宁已经让人准备互市相关规矩,迅速让人送往蒙古,与蒙古内的各部达成协议,如此,互市再开。
其实再开互市的事并非没有人做过,只不过蒙古那儿各自为王,谁也不服谁,所谓的规矩定下了,今天这个不满,明天那个不乐意,又把互市给掀了。
以至于这互市都知道有暴利,无奈都吃不下。
朱福宁知道这些情况,也明了想让人心服口服须用什麽样的法子。
是以,朱福宁一边跟人达成协议,强调各方一定要遵守规矩,否则这互市也开不起来。一边,朱福宁不忘让戚继光他们整顿军中上下。
正好,通敌卖国之人里,揪出不少军中大将,戚继光之前查到,因为身份的原因不敢动手,朱福宁来了,军中可是设了监军的人。
监军都是出自东西两厂,朱福宁来,代表的是嘉靖,嘉靖一声令下,他们自然是要将军中所有的消息一五一十禀告于朱福宁。
是以,谁在与俺答对战时不听军令,谁故意贻误军机,想查,有明面上的戚继光,监军,还有锦衣卫,这一次,不仅是文官,武将在一|夜之间都不知道让人拿下多少。
有了朱福宁出手,再加上一个兵部尚书张居正在,如何换下军中的那些将士,打仗勇猛,该提拔的迅速提拔,该整顿军中的必须加快速度整顿。
朱福宁只有一个要求,大明的军队,必须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剑,谁只要胆敢犯大明的边境,杀。
如此迅速配合,朱福宁要的是一支强悍的军队,把戚继光调到北边来,朱福宁是看到戚继光的本事,认准他是难得一见的帅才。
帅才,自当务尽其用。
大明朝这些年内忧外患,借着外患,多少官员一回一回死里逃生,这样的情况,该杜绝了!
是以,戚继光迅速接掌北边的所有军队,而且也重新布防,但凡只要蒙古部族敢来进犯,绝对让他们有来无回。
军队整理好,朱福宁与蒙古部族达成共识,再开互市,这就开吧。
不可避免,各部闹事不休,才刚开的互市,没个两天因为价格谈不拢,这就直接出兵抢!
哈,敢抢,那也要敢死!
朱福宁多馀一句话都没有,直接让戚继光出兵,谁敢在大明境内不守大明规矩,还敢硬抢的人,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一通杀下来,眼看两国战事将要再起,朱福宁直接在阵前与蒙古各部的人对视,“要打,我大明奉陪到底。上一回和俺答部交战,未免伤及无辜,我们一直没有用炮弹,要打之前,不如见识见识我大明新研制出来的炮弹吧。”
对的,以威力震慑于人,这样的法子,用得好是真好!
故,朱福宁一挥手,轰轰轰一阵阵炮弹落地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尘烟滚滚,分明他们都能看到那周围的山崩地裂,震得他们骑着的马儿都不安分的想要逃,亏得他们死死的捉住缰绳,才没让马儿跑了。
“既然是我们共同定下的互市规矩,买卖自愿,你们出不起价格竟然要硬抢,我是第一次听说做生意做得跟强盗一样的。你们和别人怎麽做生意我不管。在我的地界,大明的地界,就要守大明的规矩。如果你们非要当强盗,我们大明对待强盗也只有一个法子,杀!”朱福宁面容冷峻,迎对千军万马也没有流露出半分怯意,甚至还敢放话。
迫人的威严让对面的人都感受到,不自觉的想要後退,一时间都生出畏惧之心。
大明,三军已经备齐,要打仗,朱福宁在那儿作为靠山,一定打到底。
“阁下可以想好了。以你一部之力,当真要与我大明为敌?别忘记俺答的前车之鉴。毕竟,你的部族也没有俺答强大,可是强大如俺答,如今已然易主,式微,阁下一但出手,你认为,我能不能与其他各部再联手一次,像吞掉俺答一样的吞掉你们?”朱福宁身体向前倾,眸中寒光乍起相询。
提起俺答,立刻让自以为受委屈,理当要讨回来的人瞬间清醒过来。
眼前的朱福宁聪明得很,大明陷入困境,无兵能够救援,可是朱福宁还是找到救援大同的兵马,那借用的是他们蒙古的兵。
不仅如此,兵借到手的同时,朱福宁更是果断借用蒙古势力,将俺答吞了。
既然朱福宁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对付俺答,当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对付他。
敌人,不仅在眼前,也可能在身後,不可不妨。
“此番之事,是我们不对。得罪公主了。”既然意识到情况不对,别管什麽面子不面子的,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赶紧撤兵,别给打起来。一但打起来,他也不敢说,到底吃亏的会是谁。
“同样的事,我不希望再有第二次,否则,大明必将踏平你部。”对方认错,可以,朱福宁也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可是,这个机会也只有这一个。
对方感受到朱福宁身上的杀意,连忙与朱福宁道:“当然,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