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你说,那嬴子婴真有,范先生说的那么厉害?”
“他怎么说也才四岁,就一小孩,能做什么?”
“真的能影响到这大秦的国运?”
几人烧了锅热水,撒点盐就算是碗汤了。
就着热汤啃馒头,边啃边闲聊。
被称为老大的,听他这么说,咽下嘴里的馒头,不急不缓说道,
“能让张家子房作出退让,打消复仇计划的小孩,这世上可不多见。”
“你啃的这个馒头,不就是因他而出现的么?”
“更别说,大秦这半年的变化如此之大。”
“你真当都是嬴政突奇想而来?”
项梁啃了口手上的馒头才回答属下的问题。
以前,不管是外出行商还是行军,其他不说,吃得都是比较潦草的。
行军有专门的伙夫做饭还好,能吃上口热乎的。
行商就更加艰苦一些,往往都是啃干饼子,嘎嗓子得很。
哪里能有馒头这般,就算是冷的,至少软乎,比较好下咽。
之前,他们一直生活在江东,还没觉得大秦的变化有多大。
只有那些儒生,看到了那什么报纸,开始奔走相告,儒门将兴。
被那些儒生吹上天的纸,他也去商铺问过。
好用是好用,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便宜。
也就比绢的量大些,价格并没有低多少。
比竹简和木渎轻便些,对于普通黔来说,照样买不起。
谈什么儒门将兴,只怕还早得很。
加上嬴政想要全大秦推广那什么隶书,更是加大了黔们的学习难度。
反倒是最新一期的报纸上,嬴政居然丝毫不顾脸面,
把他们楚国的屈子塑造成了他们大秦忧国忧民的南郡郡侯。
他有本事封侯,他有本事把封邑分给屈子后人啊?
还用心险恶的搞什么大秦英雄榜。
让整个楚地五郡,争相购买那什么报纸。
就为让屈子的人气能位居白起之上。
那人屠白起,只是一平民出身的将领,得封武安君靠的是军功,最后还被夺爵降为了庶民。
屈子就算被驱逐,也是楚国贵族,哪里需要比。
偏偏人气还比不过。
简直岂有此理。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范先生居然在下邳遇见了在那研究稻种的张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