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便相当于朕这个穿越者,改变了历史的轨迹,救了陈建、赵约二人一命,并且他二人平时为官时也不太清廉。
赵吉用灼灼的目光,盯在了两浙、江东发运经制使陈亨伯的身上。
原本的历史上,东南的方腊起义后,报传回京师,当时的宰相王黼为了粉饰太平,故意隐匿不报,给了方腊所部发展壮大的机会,一时东南震动。
敢于直言的两浙、江东发运经制使陈亨伯,却极力上书数道,请求朝廷调禁兵来东南镇压方腊匪军,故此,原主宋徽宗才知道东南有方腊举事这种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才赶紧派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分别领西北军和京城禁军,十五万兵马前往镇压……
时方腊起义,东南军费告急,两浙、江东发运经制使陈亨伯,请求在淮、浙、江、湖、福建等七路,增收卖酒、鬻糟、商税、牙税、契税、头子钱、楼店的【经制钱】,每贯增收20文以充军政费用。
赵吉宣布道:“两浙、江东发运经制使陈亨伯,暂代杭州知州一职。”
陈亨伯万万没有想到,原知州赵霆被皇帝贬为庶人后,这知州一职能轮到他。
“微臣亨伯,谢主隆恩……”
陈亨伯诚惶诚恐地叩首谢恩。
接下来,赵吉命令陈亨伯、陈建、赵约等地方官员,按官府粮仓的存粮数目,分出三分之二,赈济灾民……
杭州地方官员领旨,退出府衙……
赵吉将领枢密院事、新任两渐路宣抚使童贯,单独留下。
“童爱卿,监军西北多年,今又奉旨,带领西北军精锐,为朕剿灭方腊匪军,真是劳苦功高啊!”
童贯露出洋洋自得的骄傲笑容,跪拜叩首后,故作谦卑地说道:
“臣贯起自卑微,本无智勇谋略,蒙恩陛下信赖,付臣贯以兵柄,全凭陛下天威,败西夏平东南!
臣贯得遇明君圣主,万世修来的福分,请让臣贯再拜明群圣主,吾皇万岁万万岁”
童贯说完,再次对赵吉行叩拜大礼。
赵吉微微一笑,亲手搀扶起来长得像一点不像宦官的童贯。
赵吉心中暗想:
领兵近二十年的童贯,除了贪财、广植私党、之前与蔡京勾结、妄奏边捷,以为己功之外,在之前的征西夏和平方腊之战,客观讲童贯还是有功的,起码在童贯协调诸将之间的关系上,能镇得住手握重兵的各路将领一心一意效忠朕这个皇帝方面,做还很很好。
只是后来,童贯在联金灭辽之战,是他人生最大的败笔。宣和四年.由童贯带领的大宋军队,攻辽失败,童贯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还被封了广阳郡王。
童贯是以宦官(太监)的身份,被封王的第一人。
赵吉看着此时面前因功狂傲的童贯,决定敲打一下他,便道:
“罪臣蔡京,虽为爱卿引荐给朕的,然则,蔡京任相后,为非作歹,朕知与爱卿无关!”
童贯脸色极其不好看,一下又跪在了赵吉的面前,他刚想再次表忠心,赵吉便打断他的话,继续说道:
“当年,朕派童爱卿监军王厚所部十兵马与西夏交战,彼时朕的宫中走水(失火),朕曾认为是上天示警,故此朕亲书手谕,交由八百里加急驿马,送诏令给童爱卿,禁止王厚所部出兵。
然则,童爱卿真乃将帅之大才啊!
深谙《孙子兵法》所云: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也!”
“扑通”一声,
童贯吓得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冷汗直流,连连给赵官家叩头认错……
“砰砰砰……”
这事,童贯记忆犹新:自己被赵官家派去任王厚所部十万大军中的临军,兵至湟州,恰好官家亲书的因“宫中走水、暂停出兵”的手谕送到,
自己打开看了之后,认为战机不可失,便将官家手谕折叠好,插入靴中。
当时王厚统帅问:陛下有何旨意?
可是,吾童贯却慌称:“陛下望将军出兵,旗开得胜!”
统帅王厚深信不疑,率军奋勇杀敌,竟收复了西夏军强占的四州之地……
…………
“砰砰砰……”童贯边磕头,边辩解道:“求官家饶臣之罪,臣童贯非是抗旨不遵……”
“呵呵……”赵吉微微一笑,心中暗道:
“朕敲打一下你童贯,只为后面出招,出的是世人谁都想不到的奇招,合情合理地收拾你童贯,做个小小的铺垫而已!”
【PS,请猜什么用奇招收拾童贯,欢迎留言。】
【再PS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分享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