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220章 朕逼余太宰致仕圣怒吓死杨太傅万字求订(第4页)

第220章 朕逼余太宰致仕圣怒吓死杨太傅万字求订(第4页)

朕命梁大官,赴杨戬府宅。

领朕口谕,对其问过,让其悔罪,交待清楚……”

梁师成诚惶诚恐道:“老奴遵旨,这便下去,速速办好此事!”

赵吉此举,又是引来文武百官的颂扬称赞!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一挥袍袖,示意梁师成速速退下,去办好问责大宦官杨戬这件差事。

梁师成行拜别大礼后,他起身后,小跑着退出了大殿,带领六名小宦官,骑上快马,去往杨戬在皇宫外汴梁城中的太傅府……

此时,朝堂之上,

赵吉指着今年七十一岁的太宰余深,问道:

“朕待余太宰,如何?余太宰讲讲你两度为相之经过吧!”

赵官家这一问,给老奸巨猾、擅于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余深,搞得懵逼在了当场。

余深跪拜后,略一思量后,本着长久以来养成的‘说好话’原则,他赞颂起了赵官家:

“微臣余深,曾蒙陛下器重,先后两度为相。

微臣首度为相时,是在大观四年二月,陛下将还是中书侍郎的微臣,提拔为门下侍郎!”

“此乃微臣余深首度为相。

然则,微臣为相,才短短三月有余,至大观四年五月,微臣便自知才疏学浅、德不配位;

故此,微臣深不自安,累疏请罢!

微臣余深,承蒙皇恩,以资政殿学士,出知青州。”

“呵呵……”赵吉冷笑,耐心地听着七十一岁的余深的诉说。

其实,历史学霸的穿越者赵吉,是知道余深第一次当上【门下侍郎】(即左副宰相),又匆匆请辞的原因是:

余深在崇宁年间曾任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兼侍读,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之权。

崇宁末年,妖道张怀素谋反事发,案下开封府与御史台共审,余深在与时任开封府尹的林摅,共治此案时,两人都同意除主犯张怀素几个人外,其余有同张怀素来往的官员信札,全部焚毁掉。

在此之前,蔡京便与张怀素私交其好,常有信件往来。

先前,蔡京确实也没有想到张怀素会谋反啊!

事后,蔡京甚惧会因张怀素谋反案受到牵连。

余深和林摅却把与张怀素有来往的大部分官员的信札,全部焚毁掉;包括蔡京的。

这等于是救了蔡京一命,或者说是挽救了蔡京的大好仕途前程!

故此,蔡京主动交好余深和林摅,以示报恩,余深自然也乐于巴结当时深受赵官家宠信的蔡京……

余深第一次当上【门下侍郎】(即左副丞相),也是蔡京向原主宋徽宗美言力谏的结果。

然则,余深请辞门下侍郎,皆因蔡京第一次致仕(退休)了,他失去了后台,故此‘深不自安,累疏请罢’。

此时,

余深看到赵官家正在冷笑,他心中惊慌无比。

但是,他还得按照赵官家之问,继续回答道:

“微臣余深曾蒙陛下器重,二度为相,复任【门下侍郎】时,是在政和二年六月…………”

赵吉自然知道:政和二年就是公元1112年,那年的五月,蔡京复太师位,执掌朝廷重权。而仅仅一个月之后,即当年六月,余深你就被蔡京提拔上来,举荐你官复门下侍郎(即左副丞相)。

政和七年,当了【太上宰相】兼太师的蔡京,建议朝廷将左相改称为【太宰】、右相改称为【少宰】,原主宋徽宗批准了。

政和七年,余深你又被蔡京举荐给朕的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余深你便被进封少宰、兼中书侍郎。

宣和元年(即公元1119年),余深你被拜为太宰、加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

……

赵吉知道,因为朕这位穿越者的到来,提前杀掉了位高权重的大奸臣蔡京,导致这个世界发生了蝴蝶效应:

你余深一向是攀附着位高权重的蔡京,不过,当朕把蔡京下狱后,余深你便迅速地站队到了朕这边来了!

余深你又向朕上疏数道,陈言蔡京为政近二十年来的重大过失……

而在当时,朕刚刚夺舍了原主宋徽宗的身体才不久,朕怕引起朝廷大动荡,自然不能把蔡京案的牵连者搞掉太多,故此,朕便先暂缓对你这个墙头草余深的处理。

赵吉所知,余深是有学问的,不然他也不可能凭着满腹才学,在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进士及第。

他又在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任太常博士、著作佐郎……

唉!赵吉心中感叹:

不过,余深你当宰相这么多年来,政绩上毫无建树,只会甘当身为宰相之首的太师蔡京的马前卒。

余深你做的那件唯一能载入史册的好事,便是在宣和二年上半年,即朕还没有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夺舍宋徽宗这副身体之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