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为封豕长蛇,真一巨贼,灭亡无日矣……”
“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
完颜宗翰被骂声激怒,他命手下金兵,割掉李若水的舌头……
金兵撬开李若水的嘴,强行拽出其舌头,
“刺啦”一刀,
鲜血飞溅,
将其舌头割下来,捏在指间,狂笑不已……
李若水嘴角有鲜血不断流出,样子极惨。
虽然,他不能用嘴再去骂背信弃义的金军兵将,
但是,他用手指着金军主帅完颜宗翰,怒目而视……
完颜宗翰又惊又怒,便命令手下人,把李若水的双手砍断,将李若水的双目挖掉,最后李若水被金军寸磔而死(即凌迟处死)。
李若水慷慨赴死之时,才三十五岁。
……
思绪至此,历史学霸穿越者赵吉,自然不能因为敢于慷慨赴死的忠臣李若水,作了这首政见不同的《捕盗偶成》一诗,就怪罪于他。
反而,赵吉更加确认朝堂上的这位李若水,就是历史上非常有气节的忠臣李若水了,对其又增加了几分敬重。
赵吉道:“朕观李若水正直忠勇,恰好朝廷要派使臣出使辽国。
朕命李爱卿准备出使辽国事宜,定要不辱使命。三日后,启程。”
李若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用即兴作诗的方式顶撞了赵官家,
赵官家不但不见怪,反而还委以重任,他立即跪拜道:
“微臣李若水遵旨。”
文武百官百思不得其解。
以前赵官家派去出使辽国的使臣,皆是心腹之人,比如太监童贯使辽归国后,官位那是火箭般‘噌噌’地往上升啊!
如今,年轻气盛的李若水,作了一首敢跟赵官家招安政策唱反调的诗,不但没有惹赵官家圣怒,反而给其一个这么好的美差事?!
赵吉又道:“李爱卿使辽,告知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朕带给他的原话:
‘辽境领土,已被金军攻占过半,辽国上京城丢失。
如今,能救辽者,唯大宋也!’”
李若水心潮澎湃道:
“微臣李若水遵旨,定将陛下之言,一字不差带给辽国天祚帝。”
赵吉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
“李爱卿出使辽国,还要告之天祚帝,
百年前宋辽《澶渊之盟》的前三条,即
第一条,宋辽以白沟河为界各自撤兵停战。
第二条,宋辽结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
第三条,宋辽在边境设置榷场,开放互市贸易。
这三条盟约,宋辽两国,仍可遵守!”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皆是人精。
他们听到了赵官家说《澶渊之盟》的前三条,仍然可以遵守,
便立即会意到了那第四条‘大宋要每年赠给辽国岁币……’,是不是将要被这位心性大变的赵官家给强行改变呢?
群臣皆屏息凝神、大眼瞪小眼儿,面面相觑,想听赵官家做出的最后决定。
可是,赵吉并没有急着说出自己的决定,而是问道:
“诸位爱卿,谁知百年前《澶渊之盟》签订之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吗?”
文武百官皆知,但是敢于先站出来者,还是一向得宠的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
他回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