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那斥责之声很大,搞得整个馆驿里的人都听到了。
吴玠当场就失了颜面,气得他甩袖而去之时,扬言要与岳飞在武举考场上一决雌雄……”
“哈哈哈……”赵吉听到这里,开怀大笑。
他心中暗道:“岳飞这样就对了!果然,这个世界里的岳飞,跟史书记载的岳飞性格是一样的啊!”
历史上的吴玠,比岳飞要年长十来岁,论资历吴玠比岳飞要高。吴玠官至节度使之时,岳飞还是一员偏将。
当然,后来居上的岳飞,率领岳家军先后收复建康、襄阳六郡、商州、虢州;平定曹成、张用等游寇;缔造“连结河朔”之谋,积极与民间义军联络抗金;
北伐中原,取得郾城、颍昌大捷;
因岳飞在中原地区抗金的卓越战功,使他的人生达到了最辉煌时刻,被封节度使、枢密副使、武昌郡开国公……
彼时的岳飞,受到了远在蜀地的吴玠的钦佩和敬仰。
赵吉在没穿越之前,读《宋史》时,曾看到关于吴玠敬仰岳飞的记载:
“吴玠素服(岳)飞,愿与交欢!
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却不受。
玠益敬服。”
当初,赵吉每每读史至此,便会微微一笑。
史书上写的“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其中的“交欢”,
是正经的“交欢”!
这绝对不是后世词义有所改变之后的“交欢”!
史书中记载的那段古文,翻译过来就是:
吴玠一向敬仰岳飞,愿与他结为好友。
吴玠便精挑细选出美女,把她打扮好,派人送给岳飞……
岳飞却对送来美女的吴玠使者,大义凛然地说道:
“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能是臣子贪图享乐之时呢?”
岳飞没有接受吴玠送来美女的好意。
他将美女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从此,吴玠就更加敬仰岳飞了。
……
宣和三年六月初六,武举开场之日。
当天大清早,在兵部和礼部官员的共同主持之下,
岳飞、吴阶、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张宪等六百余位武举子,排着长队,鱼贯而入京城的武庙,拜谒庙中供奉在主位上的姜太公神像……
大宋时的武庙,全称武成王庙。这是因为,唐代的肃宗上元初,封为姜太公为武成王。
故此,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
武庙中置亚圣、十哲、七十二子配祀。
武庙中的十哲,以历代良将为十哲像坐侍,他们分别是:
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列于姜太公神像的右侧;
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列于姜太公神像左侧。
六百余外武举子,入武庙出拜谒姜太公神像和良将十哲像之妹,
兵部侍郎当跪拜在地的武举子们,宣读起赵官家的圣旨:
“朕让卿等武举子入武庙,拜谒姜太公及历代良将之神像,卿等应感怀圣恩,效仿先贤姜太公等良将,保国安民,征战沙场,建立奇功,名垂青史,配享武庙……”
赵吉提前写好交给兵部的这道圣旨,在这种情境下当着六百余位武举子宣读出来后,
岳飞、吴阶、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张宪等六百余位武举子,跪在武庙的历代良将神像脚下,他们听着圣旨,瞬间就引起了共情。
他们一边专心地听着圣旨,一边心中发誓:
此次武举会试,无论自己能否金榜题名,也永不坠那忠君报国、征战沙场、建立奇功的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