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门,一群孩子不远不近的跟着她。
沈如意明白,这是分枣子的结果。
她停下脚步,那一群孩子也停下脚步,饥饿的双眼充满渴望的盯着她,他们想从她身上得到吃的。
可是她的荷包能装多少呀!
沈如意微微一笑,面朝一群孩子拍了两下手:“来来,大家排好队。”跟幼儿园的老师似的。
排队?一群孩子双眼迷茫,好像沈如意说的语言他们听不懂似的。
没办法,沈如意伸手拉了两三个孩子,把他们排好,“看懂了吗?一个接一个,排好了,我布置任务,谁能完成,就给相应价值的铜板。”
说罢从荷包里掏出亮锃锃的铜板展现在一群孩子面前,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那些孩子,先是一愣,然后跟下水的鸭子一样,没一会儿就排成了一队。
看,没有不懂的话,只差听懂话的畴码。
钱啊!生活在村子里,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物易物,那见过金黄烂烂的铜板。
孩子们个个双眼烔烔的盯着沈如意手中的铜板,一个个神彩奕奕,与一分钟前死气沉沉的样子简直判若两样。
沈如意温和开口,“谁家有柴禾,站出六个。”
小孩子们第一次遇到这种事,都不敢做第一个出列的人,相互望望,就是不敢迈出脚步。
沈如意也不急,仍旧笑眯眯的,“一捆二十文,柴搬过来,就能换到铜子。”
二十文啊!
挑到县郡去买,也不过七八文,最多十文了不得了。
一众孩子纷纷出列,抢着举手,“我家有……我家有……”
沈如意点了个六个孩子,“就你们吧,每人回家扛一捆……”
六个孩子欢天喜地的跑家去扛柴禾。
沈如意继续道,“谁去帮我找把小葱,一文一把……”
“我去……我去……”
孩子再也不腼腆害怕,个个争先恐后帮着沈如意做事。
天色完全暗下来,明明在自家屋里,江里正跟坐牢一样难受,心里不停的在想,贵人们难道不离开吗?村子里条件简陋,晚上可没地方住。
问了半天,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没做,反正,青苗法在江家村就是个书面公文,根本没实施到位。
宋衍出了狭小逼仄的农家屋,站在门口,小雨仍旧淅淅沥沥的下着。
简宗年问,“爷,乡间路泥泞,吃过晚饭,怕是不好赶路。”
宋衍抬脚。
长平赶紧撑伞,“爷,如意姑娘已经做好晚饭,你留在这里吃,还是去乡上?”
宋衍谁的话也没回,神色清冷,健步而行。
大BOSS心情不好,气氛就压抑,一众人不敢吭声。
江家村之行,他们料到糟糕,但没想到这么糟糕。
三月春雨夜色中,细密的雨丝如银线般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笼罩在村庄上空。
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青草香,偶尔传来几声蛙鸣,更显得夜晚的寂静。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村民们早已关门闭户,道路泥泞不堪,每一步都伴随着沉重的水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雨水浸透了。
“晚饭在哪里?”
长平正要找小厮,有护卫岔道另一边跑过来,“爷,晚饭已经好了,在这边,请跟小的来——”
宋衍抬眼。
送出来的江里正朝村中灯火明亮的地方看了一眼,惊讶道,“居然在村舍私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