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因为公差,所以他才来的,所以不是特意过来‘抓’她的?
不知为何,潜意识里,沈如意内心深处松了松,感觉脚步都轻快了很多。
李家村山头,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建的寺庙算是中等,六月底也峻工了,有村民前来上香拜佛。
前一世,沈如意并不明白,明明南北朝混乱不堪,为何还兴建那么多寺庙,现有,她懂了,多年的战争,朝代的更替,王室内部的血雨腥风、争权夺嫡,致使士族阶级和普通的人民百姓叫苦不迭。
这时佛教的思想犹如久‘旱逢甘霖’,上层士族大部分人讲他们的思想寄托于是佛家的出世思想,以逃避政治纷争。也有很多人大肆修建佛寺,遁入空门,潜心修佛,不问世事。普通百姓在战乱中也急需寻求宗教的慰藉,也为佛教的兴盛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但是老百姓再怎么想找寄托,是没有钱财建寺庙的,任何一个思想的繁荣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推崇。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发展如此兴盛的直接原因,可以说是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
康王负责兴教寺庙,不知捞了多少油水。
沈如意看向端王宋衍,作为管理钱财的王爷,他是不是也很想把管理寺庙的权限拿到手?
宋衍感觉到小娘子在看他,嘴角微扬。
上山台阶,陡峭难走。
沈如意开小差,没注意到有小石子,一脚踩到,脚底疼痛,下意识往边上歪,险些摔倒,幸好被宋衍及时伸出的手臂稳稳扶住。
“多谢王爷。”
真是出糗了。
沈如意避到一边,装着看风景的样子,“这山头还没来过,果然不错。”
大树参天,枝叶繁茂,浓荫蔽日,仿佛一片天然的绿伞。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时而欢快地跳跃在鹅卵石上,发出悦耳的叮咚声,宛如大自然的乐章。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真是避暑的好去处。
要是没有这个寺庙,她肯定会经常过来。
半个时辰之后,他们爬到了小山顶,一座中等规格的寺庙映入眼帘。寺庙的红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前的石狮子威严地守护着,香炉里袅袅升起的青烟在空中飘荡,带着淡淡的檀香味。
寺庙的大门上悬挂着一块古朴的匾额,上面写着“承恩寺”三个大字,笔力遒劲,庄严肃穆。
庙宇周围环绕着翠绿的竹林,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神秘。
走进寺庙,进了大雄宝殿,宋衍带着属下给大佛进香行礼。
主持带着小沙弥拿着香全程陪同。
进完香后,宋衍让长平捐了香油钱。
“多谢王爷!”
主持的笑容比刚才真诚多了。
沈如意:……
这么见钱眼开吗?
宋衍像是没看到僧人的嘴脸,穿过大雄宝殿,直接进入了后院。
后院开阔,几株松树挺拔而立,树影斑驳,庭院中央有一口清澈见底的水井,井水清凉甘甜,是给僧人们日常饮用的水源。
起居屋廊下,正有人对奕。
这两人沈如意都认识,一个是康王宋璞,一个是北晋太子魏淳。
这两人竟毫在避讳的坐在幽静的寺庙里下棋,宋衍为何主动找上来?
宋璞排行二,晋太子又是客人,所以宋衍上前问礼,“二哥,晋太子,好雅兴。”
二人坐着没动,看到他打招呼,笑笑,“三弟过来看猪?”
众人:……
宋衍养猪,在南陈国上流社会已经成了一个笑话,个个都说他为了讨好一个丫头,竟连脸面都不顾了。